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关键时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年过半百的周大伯,在运河边的民居里生活了半辈子。

2007年初,他家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拥有80多年历史的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启动了街区保护改造工程,市政府对沿河而居数代的小河直街街区居民承诺:改造工程完成后,居民仍可搬回街区居住。

2年后,白墙、黛瓦、红灯笼、悠扬船笛,小河直街再现清末民初砖木结构的民居风貌,古朴中带有一丝新意,韵味十足。经过改造的周大伯新居,厨卫设施一应俱全。最可喜的是,他告别了昔日居住小河直街提马桶、抢公共厕所的不便,用上了现代化的设备。

人们猛然发现,现代化的杭州仍有别样的风景:运河边,悠扬的船笛声中,这里仍保有80年前的原生态,古宅民居,大家喜欢串门、聊天、打牌、晒太阳。

上个月,从江苏扬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与我们老杭州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运河,已进入申报世界遗产倒计时。而杭州富义仓、杭州拱墅运河历史街区(桥西历史街区、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等7个遗产点,已被正式列入申遗预备名单。

目前,杭州市的大运河申遗工作已走在前列。据悉,近期,省市运河综保委和园文局就将大运河申遗的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另外,是市运河综保委已向市政府建议,成立专家咨询小组,推进杭州运河申遗工作的顺利开展。

并非单指京杭大运河

囊括了国内三大系运河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2009年,运河申遗提上议事日程。

“其实,很多人有理解误区,这次运河申遗并不单单是京杭大运河,而是囊括了国内的三大系运河,需要8省市35个城市携手努力。”昨天,运河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该负责人口中所说的三大系运河,包括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运河和从宁波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直辖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有1100多公里在正常通航的运河,被国际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

据悉,运河申遗时间很紧迫,2013年1月底前,8省市将共同完成申遗文本的提交工作。

能为申遗加分的地点

还有塘栖和大兜路历史街区

首批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在4月初出炉,这份预备名单包括了8个省35个城市的132个遗产点和43段河道。

其中,我市立即列入项目有7个遗产点:杭州凤山水城门遗址、杭州富义仓、洋关旧址、通益公纱厂旧址 、杭州拱墅运河历史街区(桥西历史街区、小河直街历史街区)、水利通判厅遗址(含乾隆御碑)、西兴过塘行及码头。另外,还有5个遗产河道段: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杭州中河-龙山河。

同时,拱宸桥和广济桥将作后续遗产点项目继续跟进。

“可以说,杭州在运河申遗的工作中,起步是比较早的。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正在努力保护这条人工的河流,让其保持原态,并散发新的韵味。”目前,杭州已完成了申遗点的前期勘查,并将在6月前将申遗工作计划上报国家文物局。

运河集团表示,其实能为申遗加分的点,不仅仅只有这7个,如余杭塘栖、大兜路历史街区、三堡船闸等也焕发着魅力。

说到大兜路历史街区,如今的大家可能只知道,它是一条美食街。但据运河集团介绍,今年内,大兜路将会引进更多创意产品的商家,用商业出摊的形式搭配餐饮,“要把大兜路建成平民‘食堂’一条街。”另外,大兜路内的约1万多平方米的国家厂丝仓库原址将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仓库由4幢青砖黛瓦的三层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建于20世纪50年代。这里将计划保护利用后,成为运河国际化旅游的一大平台,让游人和百姓更能近距离地感受运河的美。

运河上的船笛依然悠扬

运河边的人们生活依然快乐

下店上宅,面街一楼为商铺,二楼为居所。这是运河商埠文化特有的,如今,修缮一新后的小河直街,也保有了这种风格。

小河桥东,有一家叫做“三河院”的小茶馆。它是住户自己开的,一个院子,几张桌子,一把阳伞,简简单单。尽管小,但生意却不错,老板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你知道吗?经常有浙大的老外过来,由翻译陪着,特别喜欢到我们家喝茶,说能感受本地文化。”

说到运河申遗,周大伯说自己不太理解,但他觉得保持原生态是最关键的。“有外地人来这边,最喜欢到我们家里,看我们聊天、喝茶,坐下来吃点本地小菜。”

周大伯说得不专业,却很有道理。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条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法国的米迪运河、比利时的中央运河的四条吊桥、加拿大的里多运河、英国的旁特斯沃泰水道桥运河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7世纪运河区。这5条运河体现的价值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反映了运河随着技术变革和使用周期不断适应与变化的功能。

“运河申遗,最关键的是,使其和现代都市的互融,让它还能发挥原先的作用。”接受采访时,运河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么多年,杭州运河综合保护一直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就是在保持原态的前提下,提升其魅力,让它和现代都市融合,变得更漂亮。“运河上的船笛依然悠扬,运河边的人们生活得依然快乐,运河边的景色更有韵味。”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或许因为申遗,会再一次的“蜕变”。

大运河申遗时间表

2012年5月:基本完成大运河申遗点段保护和环境整治主体工程

2012年6月:确定最终的申遗范围

2013年1月:将申遗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