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和永丰源瓷器展现深圳非遗魅力(图)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 实习生 杨晶晶  

  5月13日,作为文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馆”即将迎来四海宾朋,在“传承·技艺·产品·保护”的主题下回溯传统,展望未来。其中,享誉中外的香云纱、永丰源瓷器将作为深圳的参展代表向世人展现深圳的非遗魅力。它们皆在产业化链条中形成传承与经营的良性循环,这无疑为其它非遗工艺的市场道路提供借鉴与思考。

  华美香云纱:镇店之宝闪亮登场

  香云纱染整技艺是2008年入选深圳市第二批市级非遗名录的民间手艺。“香云纱”俗称“莨纱绸”,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以岭南特有的薯莨汁液浸泡、晒涂,再用含氧化铁成分的泥土染色,经反复晾晒、水洗、发酵而成。这种布料软滑挺括,乌黑发亮,因为穿着行动时会沙沙作响,所以民间称之为“响云纱”,又因为谐音,进而有了美丽的名字“香云纱”。

  15世纪左右,广东就开始批量生产香云纱。上世纪三十年代,深圳龙岗的欧阳家族即已掌握全套香云纱染制工艺。如今,其第三代传人欧阳小战创建的深圳香云莎服饰有限公司正通过品牌运作将这门古老工艺延绵传播。

  欧阳小战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展位将分为“过去”、“现在”及“未来”三大主题。在“过去”这一版块中,最大亮点莫过于一块走过八十年岁月的香云纱,这件“压店之宝”是当年欧阳小战的祖父从香港带回的精品,九宫格纹路依旧精美显现,瞬间将人们思绪带回过往,体会非遗传承的精髓。

  在“未来”展示板块中,欧阳小战把主题聚焦在“科技加文化创新”。他告诉记者,前不久,香云纱服饰有限公司研发的融入纳米技术的香云纱面料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运用这种面料制成的服装在色泽性和保健功能上将更加明显,杀菌率能达到99.99%。

  对于香云纱未来的市场,欧阳小战显然有自己的一盘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设立的“文化遗产日”,从今年起,他的公司将在每年这一天举办“香云纱文化节”。“地点就在罗湖区文化馆,我们将为市民展示丰富多彩的香云纱作品、图片。”在他看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香云纱就是开拓未来市场关键一步棋。

  永丰源盛宴:瓷器精品高贵亮相

  今年是永丰源参加文博会的第五个年头。与去年一样,深圳永丰源实业有限公司不仅将在文博会主会场的非遗馆中开设展区,还会在位于宝安观澜的永丰源文化创意产业园里办分会场。届时,第二届中国·观澜陶瓷精品博览交易会、陶瓷高峰论坛、中国·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示会将同步进行,不可不谓是各类新品珍品瓷器的一次豪华版“总动员”。

  此次分会场展会上,永丰源将展出最具价值的十余款宝贝产品,其中就包括了曾在2007年被选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的同款作品——永丰源鹤寿天长普洱茶具。还有一款名为“观澜窑釉下雕花普洱茶具”的作品同样将以华贵的造型冲击中外参观者的视觉神经。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献给祖国60华诞的厚礼有二十多道工序,工艺难度极高。它凝聚了三十多位资深设计师的力量,历经两年成千上万次实验,最终成功将牡丹以雕花形式嵌入陶瓷,神似地再现中国传统剪纸工艺,意蕴鸿运当头、国泰民安。

  今年是大运年,永丰源又是本届大运会陶瓷类产品的独家供应商,这届展会自然少不了大运产品的加入,它们分别是“春德龙大运展示盘”及“7号奶杯”。

  “春德龙大运展示盘”是永丰源为本届大运会量身打造的一款礼品盘,分为“满堂红”和“帝王黄”两款经典颜色。礼品盘顶部是2011年深圳大运会的会徽,礼品盘中央采用黄金勾勒出大运会所有26个运动项目的图形,周边则以中国传统图案加以点缀。大运“7号奶杯”则是颇具时尚绚丽气息的礼品陶瓷杯。杯面以篮球、射箭、艺术体操等大运会运动项目标志及吉祥物UU为主题图案,配以时尚个性的现代花纹作为装饰。

  和香云纱一样,“满堂红”制作工艺也在2008年入选了深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2年,“满堂红”烧制工艺传人刘权辉在全国各地考察后,觉得深圳观澜的环境适合生产该类产品,便创建了深圳永丰源实业有限公司。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