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中寻梦(图)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北京紫砂艺术馆以“花海寻梦”为主题的第四届“壶乐汇”上春意盎然,宜兴紫砂工艺师潘国琴向大家展示了她精心制作的数把紫砂花器,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潘国琴以花器制作驰名,她的新作《竹韵》提梁壶便是代表之一。紫砂花器秉承取法自然的原则,追求把自然万物美景融入紫砂造型艺术之中,这把《竹韵》的灵感便是来源于挺拔的春竹。这把壶泥料是纯正的底槽青,提梁、壶嘴、壶把都惟妙惟肖地摹写了竹子的造型,壶嘴处伸展出细嫩的竹枝,竹枝上的竹叶俏皮地贴在壶身上。
紫砂界有种说法:最巅峰的艺术大多总是在光器中产生,那才更能体现最纯粹的紫砂艺术。但往往花器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展现一些光器难以描绘的、丰富华丽的艺术画卷。可以说在整体画面塑造上,花器组合壶型具有一般光器不具备的美。这把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提梁圆润,形似一根压弯的竹节。潘国琴介绍,标准而规则的圆形提梁是制作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一种,稍不注意就容易塌陷,尤其是梁身由粗到细的设计,更增加了制作的难度,容易走形开裂,如何掌握好力度是重中之重。提梁和壶盖之间的大空间,以及钮和盖之间的小空间形成对比,既和谐又见变化。壶体有珠圆玉润之感,壶体上的竹叶是潘国琴精心贴上去的,纤薄、细致,有一种自然的灵动感。
无艺无趣是无知,有艺无趣是俗品,有艺而清是佳作,有艺有趣是大作,雅俗共赏,能怡心养性是难得的珍品。精妙之壶见之而能产生美好的联想或某种高雅之趣。比如这把《竹韵》提梁壶,提梁形似受压不折的竹子,似乎寄寓着君子高风亮节、孤高不群的心性。珍品与俗品往往在外形上无太大差别,其大小、高矮有时区别无几,只是在韵律、节奏组合上略有差异,壶的高雅、粗俗便立即区别开来。做壶时仿其形状容易,但要得到神韵就难了。这把《竹韵》壶嘴处小竹节形状的线条,刚拔流畅,神采奕奕,使整把壶显得高雅脱俗,生机勃勃。
潘国琴的其他作品中也不乏极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名为《硕果累累》的作品在壶体、壶把和壶嘴处分别缀以葡萄的枝蔓和珠串,作品线条明快流畅,外观丰满圆润。壶把采用雕塑技法,由一充满活力的葡萄藤构成,神态逼真,整体造型大而不失细腻,稳重中见灵秀,给人一种硕果累累、丰收喜悦的感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