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物人员发明青铜器文物修复液和还原术

  新华网石家庄5月5日电(记者 曹国厂)记者5日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反复实践发明的“青铜器文物修复液及其修复方法”,将有效地解决腐蚀青铜器文物的保护问题。

  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掌握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中国许多省份每年都出土大量珍贵的青铜器,但有不少因地下埋藏环境的影响,出土时己经严重锈蚀矿化。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专家称,此前针对锈蚀矿化文物的保护技术多采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而采用原位复原的研究方法少有涉及,因此锈蚀矿化青铜器文物的整形复原技术成为国际难题。

  据介绍,传统修复方法对锈蚀矿化青铜器的处理,一般采用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除锈法,对青铜器文物本身腐蚀影响较大,使其强度降低,色度变化大,不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研究人员发明的“青铜器文物修复液及其修复方法”,以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构成在室温和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应用于锈蚀矿化青铜器文物的修复保护,通过离子液体为介质的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以离子液体的前沿技术,在较大范围内对文物上的杂原配合物及有机物进行溶解,从而达到还原文物的目的。

  此外,他们发明的青铜器文物修复液具有较强渗透能力和反应活性,在较小酸性比和较低温条件下,能够有效清除铜锈并能将其转换为强度高的物质,明显提高了青铜器强度,增强了青铜器的抗压性、撕裂度、耐破度,使青铜器文物本身抗张强度提高,对青铜器文物的氯化亚铜有较好的转化效果。

  河北省文物研究人员经过对出土的战国铜簠、铜带钩、铜鼎残片等应用试验,修复效果比较理想。

  目前,“青铜器文物修复液及其修复方法”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