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因素促利空 瓷器拍卖可能价格会跌

  本报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随着春拍大幕即将拉开,业内虽然对整体市场继续走强基本达成一致判断,但对瓷器领域拍品今年的市场前景态度却相对保守。

  一方面,不久前刚刚结束的苏富比春拍中,广受关注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专场前期市场预期过高,而现场意外遇冷;据统计,该专场整场的最终成交额仅为3.99亿港元,远远低于预估的7.1亿—10.7亿港元。

  另一方面,3月份英国媒体公开质疑去年以5.5亿元天价成交的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买家至今未付款,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而该拍品自成拍以来,就一直陷于“假拍”的传闻。同在3月,苏富比在纽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估价在800-1200美元的民国粉彩双耳尊,由于中国买家的竞相举牌竞价,最终成交价高达1800.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8亿元,是估价的2.25万倍。而同场拍卖会上,一件明朝永乐年间的青花瓷碗成交价也仅为159.45万美元,不足民国双耳尊的1/10。一件民国瓷器拍到亿元高价,让业内人士大多感到不理解。事后新浪微博(http://weibo.com)上的市场反应也相对负面,香港艺术品藏家翟建民甚至用 “真的是世纪大笑话”来形容此次拍卖。

  多方原因利空,使得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瓷器的艺术品收藏价值固然值得关注,但是市场预期过高并不见得是好事,特别是对于目前炒作价格过高的清官窑瓷器持保留态度。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宋元时期的高古瓷出现得比较少,炒作成分比较小,依然值得重点关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