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秘鲁文化部签署文物博物馆合作备忘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1年4月28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与来访的秘鲁文化部长胡安•欧西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秘鲁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及归还和博物馆发展领域的合作与培训的谅解备忘录》。
  
  单霁翔局长和胡安•欧西奥部长在签字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双方表示,中秘两国同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都致力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中秘两国政府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签署有关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合作谅解备忘录,不仅将在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间建立经常性的交流机制,密切联系,而且依据谅解备忘录加强中秘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在此领域的合作,对推动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备忘录是在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和秘鲁外交部长费尔南多•格兰达分别代表中秘两国政府于2000年3月30日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秘鲁共和国政府保护和收复文化财产协定》的框架下签署的。秘鲁是中国第一个签署此类双边协议的国家,也是依据双边协定而签署此类谅解备忘录的国家。
  
  此合作谅解备忘录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双方支持专家培训及交流领域的合作,鼓励联合举办工作室和研究班,帮助并推动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及归还方面的成功经验的交流;二是通过双方各相应职权机构之间签署的展品借用协议来举办文物展览。三是培训项目。在培训项目中,双方鼓励通过对考古地区,特别是世界遗产地的总体规划,开展文化遗产旅游地管理的培训,推动开展可移动文物,特别是瓷器、金属制品和木制品保存及修复的博物馆技术培训、开展针对文化财产掠夺贩运的保护政策经验交流的培训及针对文化财产掠夺贩运的保护政策经验交流的培训等。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加入有关国际公约,参加多边和双边的国际合作,文物被盗掘、盗窃和走私的势头已经得到了初步有效的遏制。当前,中国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严厉地打击盗掘、盗窃和走私文物的犯罪行为;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各有关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希望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切实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目前,我国已经与秘鲁、意大利、印度、菲律宾、希腊、美国、澳大利亚、埃及等13个国家签署了有关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协定。通过协调我与有关国家在此领域的一致行动,对国际社会预防和打击文物犯罪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秘鲁共和国文化部关于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及归还和博物馆发展领域的合作与培训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表明中秘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