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观题刻 白鹤梁今年申报4A景区

以前,常走川江的船工们都知道,在涪陵白鹤梁这一带水域,礁石冬显夏隐,是从重庆顺流而下的第四个险滩,历代文人骚客在礁石上题过三万字的妙美诗文。如今,刚被纳入重庆“六大旅游精品”进行升级改造的白鹤梁正式启动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还获得了重庆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命名表彰,今年要完成4A景区申报,明年申报5A景区。

水下题刻在江底24米

4月24日上午,记者一行经过类似机场安检的严格检查,才得以进入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工作人员解释,于2009年5月18日对外开放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我国史无前例的文物保护工程,工程总投入1.6亿元。

沉入江底的白鹤梁题刻以净化过的清水淹没,再设水下保护罩,罩中没有氧气,所以没有鱼儿游弋,潜水员每月定期对题刻进行清洗。罩体墙外设有游人参观通道,游客可由岸上经钢质廊道乘电动扶梯进入水下保护体内,透过廊道玻璃窗观看或是通过水下摄像头观看、身穿潜水服入水观看。游客所处位置是长江江面以下24米深左右,这样独特的人文景观全国罕见。

馆长胡黎明称,从未作为官方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有165段,3万余字,记载了1200多年间长江72个年份的枯水情况,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处以双鲤石鱼为“水标”,并观测记录水文的古代水文站,有“水下碑林”、“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无压容器”保护白鹤梁

自三峡库区蓄水后,白鹤梁水下题刻保护及游览,成为重大攻关难题。

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无压容器”概念,即在拟保护的白鹤梁上兴建一座“无压容器”,容器内是过滤后的长江清水,通过专门的循环水系统,按需要定期将滤过的江水泵入或泵出容器,保持容器内水压与外部的江水压力平衡,使白鹤梁仍处于长江水的保护中。此方案为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能,经论证获得通过。

2009年5月18日,随着世界第一座遗址类水下博物馆的建成开馆,“无压容器”方案向世界展示了科技的神奇力量:工程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原址、原样、原环境”的保护原则,解决了以往压力容器方案存在的重大技术及经济问题,避免了“就地保护、异地陈展”方案的缺憾。

去年4月24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如今,深入水下廊道的游客可通过科研人员研发的LED深水照明技术、水下实时CCD摄像观察技术,在全面、尽兴参观白鹤梁题刻的同时,感受现代高科技所带来的全新震撼。

今年要完成4A景区申报

被纳入重庆“六大旅游精品”进行打造的涪陵白鹤梁已正式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制定白鹤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规划大纲。据介绍,涪陵区将对白鹤梁现有博物馆进行升级改造,打造白鹤梁文化遗产公园、水文题刻世博园、长江水族馆和三峡文物苑等四大重点项目。副市长谭栖伟要求,白鹤梁今年要完成4A景区申报,明年申报5A景区,整个提档升级工作和配套设施建设要赶在今年国庆节前全面完成,并投入营运。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