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华:艺术生命源自文化长征之旅(图)
我出生在民族危难的蹉跎岁月,从参加革命起,就把民族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系于一身。国家落后挨打,民众生命涂炭,在出生入死中渡过了大半生。苦难深重的历史对我最刻骨铭心的教育就是:"国家存亡,匹夫有责。"深深体验到,只有国家繁荣强盛了,社会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过去的担当就是与民族同命运,与人民同命运,为这种大命运而抗争。这种"革命长征"是更深层次的艺术生命。
我有幸活到现在,活到改革开放的年代,为新的高度文明建设服务,为建构盛世文化服务,实在是三生有幸。反映在刚刚出版的《周韶华全集》的鲜活内容,是我在思想解放、社会转型期,站在时代前沿,对中国画领域最敏感问题的探索,用我的生命直观体验对中国画新发展的追问,秉承着极强的使命感把传承与革新的双重任务担当起来,为中国画的新发展,进行了数十年的艰难探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仅仅是对个人艺术风格变化范畴的探索,而是对整个新时期中国画发展的关注,对东方绘画美学作出新的解释。如"抱一论"、"横向移植论"、"隔代遗传论"、"全方位观照论"等,追问时代与历史,追问生命与艺术,追问人类文化与社会种种解答的大融合。这一切都涉及到对当代国画界关于国画革新的回答,前后写了约百万字的论文,画了难以计数的作品。
中国画的新发展,必须张扬大传统观念,就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大传统;必须扩大视野,拓展表现空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地突破文人画家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就是对信息时代和当代人的视野和思维空间的紧追不舍。
在艺术创作中,我所崇尚的超大灵魂和浩然之气,具体一点说,就是推崇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因为英雄是我们时代的脊梁,理想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支柱。这是我的艺术价值取向,是我在艺术上的核心价值观。
艺术探索和变革之路是走出来的,是脚踏实地的苦干出来的。我充分地意识到生活现场即艺术现场。数十年来,从三江源头探险、喜马拉雅探险、帕米尔高原探险,足迹几乎遍及祖国的大山大河,去追寻宇宙大生命。这相当于一次"文化长征"之旅。我的直接感受是博览天地大观,得天地之道,人文之助,大道与天地同和,这是构成我的艺术生命的内在根源。艺术大灵魂无不与我的这次"文化长征"联系在一起,也是我的实践观的最生动体现。
当下的美术工作者,不仅要面对社会,而且要面对自己,特别要管好自己,坚守住本业阵地,始终不逾地为提升艺术的本体性而努力。如果忘记了艺术本体性,去做画外之事,追求身外之物,被功名利禄所俘虏,便会走向艺术腐败,就不再是一位人类灵魂工程师。艺术家的本质是艺术创造,创造最好的作品,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人民,这是我的新的担当。
我们已告别了闭关锁国的时代,处在全球交流与对话的时代,我们的中国画艺术不仅是为了中国,也是为了世界,要以全球的大视野,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汇中西,以浓郁的民族文化风彩为全人类服务。
周韶华,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荣成市石岛。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后分配到湖北省文联任秘书兼美术组长。此后相继担任湖北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北省美术院院长、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委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名誉教授。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中共十三大、十五大代表,现为湖北省文联名誉委员。2008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2010年获第四届AAC艺术中国2009年度艺术家大奖。
曾举办个人画展《大河寻源》、《六十年艺术探索》、《梦溯仰韶》、《汉唐雄风》和发表《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等。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今,先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70多次,出版画集十余部,出版《面向新世纪》等文集五部,先后访问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德国、瑞士、奥地利、美国、波兰、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讲学。曾获屈原文艺创作奖、文艺明星奖等多种奖项。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