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刻本拍出25.2万元

  本报讯(记者 李思颖) 在昨天的一场古籍专场拍卖会上,一套明嘉靖年间的刻本《紫阳文公先生年谱五卷》以22.5万元落槌,加上12%的手续费,最终成交价达25.2万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古籍收藏群体的逐渐壮大,古籍善本正成为拍卖市场的新兴门类。

  《紫阳文公先生年谱五卷》是昨天全场成交价最高的古籍。据举办此次拍卖的江苏省拍卖总行相关人士介绍,这套《紫阳文公先生年谱五卷》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此前市场估价在18万—30万元之间。此外,明刻本《挥尘录》、清康熙年间的《渔洋续诗集16卷》和《本事诗十二卷》分别以4万元、4万元和6.2万元的价格落槌。整场拍卖会成交率在70%左右。

  从拍卖会成交价的水平来看,近年来古籍价格一直稳中有升。

  记者翻阅了近几年我市的一些古籍拍卖资料发现,去年1月,江苏省拍卖总行的一场古籍专场上,民国刻本《甫斋吉金录》和刊本《三不朽图赞》分别以4000元和1500元的价格成交,在今年的拍卖会上,同样的拍品再次出现,但成交价已达到6500元和1800元。

  省拍卖总行相关人士说,近年来,古籍善本每年的平均涨幅能达到10%—20%,一些热门品种一年甚至能上涨30%以上,特别是一些保存较好的仿宋刻本、明代刻本。此外,如“红印本”、“蓝印本”这样制作比较精良的校样本也很受市场欢迎。

  不过,收藏专家提醒说,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并非古书都有升值的空间。有多年收藏经验的古籍专家府军告诉记者,收藏古籍除了看年代外,一般来说还遵循“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的原则。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