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王纲怀向母校捐赠百面古铜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纲怀获捐赠证书


  2011 年春天,清华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海内外清华学子都在积极筹划向母校百年华诞献礼。上海铜镜收藏家、研究家王纲怀先生是清华大学1958级校友,为祝贺母校百年华诞 ,18日在北京将自己多年珍藏的100 面中国古铜镜、100面日本古铜镜捐赠给母校,并花大力气撰写了《清华铭文镜》与本书,既献实物又赠文化,以支持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此次捐赠的200面铜镜,一部分来自于中华文明鼎盛时期——汉唐,都是王纲怀退休后收藏的精华,其艺术与市场价值不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铜镜是我国古代历时最久、传播最广的文物种类之一。从考古发现来说。铜镜已可追溯到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也就是说比夏朝还要更早。自殷商以至春秋,是铜镜的滥觞期,已获标本不多。其后铜镜工艺迅速发展,出现了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高峰系在战国,当时列国铜镜各异,而以楚国最为突出。汉代是铜镜的第二个高峰,影响所及远达境外。经过魏晋以下的一段衰退,在隋唐又形成第三个高峰,宋明以至晚清,铜镜仍然流传,且有若干精品。近年,学术界、艺术界越来越重视铜镜,不是没有道理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纲怀先生对铜镜的研究是多角度、多方面的,但更多重视镜上铭文的分析探讨。2003年,他在《三槐堂藏镜》的前言是便讲到:“文字乃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演变史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篇章。……一部铜镜铭文史,近似一部中国书法史,与石碑、简牍、帛书的书法艺术相比,镜铭文字毫不逊色。”


  此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清华铭文镜》、《清华藏日本和镜》新书首发仪式也于当日举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