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宝相寺 公元前400年佛牙长达5厘米

  (孔凡元) 汶上县地处鲁西南,古称中都,这里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祥地,又是古代的佛教圣地。传说中,中国神话人物——上古战神蚩尤便埋葬于此。而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第一次为官任“中都宰”,便是古汶上的第一任“县令”。而1994年“太子灵踪”——佛牙舍利发现于此,又使得汶上冠以“中国佛都”美誉。

  15日上午,在此间举行的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开幕期间,记者有幸目睹了这一世界传奇。传说中的“太子灵踪”,“太子”指的是佛教至高无上的佛祖释迦摩尼,以传说他是古印度太子而得名。“灵踪”是佛教术语,据说在佛祖圆寂时留下的84000颗舍利中,佛牙舍利最为宝贵,称为“稀有之灵踪”。专家认为,在宝相寺佛塔地宫中出土的佛牙舍利,便是传说中由唐代高僧悟空求取得来的“太子灵踪”。

  太子灵踪塔坐落在汶上县城西北隅宝相寺内,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北宋(公元1112年),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塔高45.5米,为砖彻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建筑。

  塔顶呈葫芦莲花形,底层东、西、南三面各彻有佛龛,外檐每面有四罗斗拱,上刻薄片方升,四层塔檐八面雕莲花座;塔刹由黄色琉璃烧制而成,金光耀灼,在当地有“黄金塔”之美称。

  寺内供奉舍利子、捧真身菩萨、七宝净水瓶等各种佛都圣迹珍宝,其中最重要的文物是佛牙,据传为公元前400年之物,系镇寺之宝,为佛家四大宝物之一。佛牙供奉灵踪塔地下,游客可前往观看参拜。据此间景区导游王小姐介绍,佛牙长5厘米,直径3厘米,超乎常人。究其根源,民间有两种传说:一是佛祖非常人,身形伟岸,因此佛牙也比较大;另一种解释是佛牙乃通灵宝物,可以随着时间生长,一直长到现在的样子。民间还有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此处会有“佛光”奇观显现,这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引得参拜僧俗络绎不绝,每年吸引2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并呈逐年增多之势。

  宝相寺内古柏森然,整个寺庙古朴典雅,给人一种超脱世外、宁静平和的感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