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战国古墓出土文物身份仍有待确定(图)

  合肥晚报讯 被各家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六安战国古墓疑似镇墓兽,在东厢外藏室积水排尽之后,这个疑似漆木“镇墓兽”完全暴露出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不像是镇墓兽,倒是很像猪形漆绘酒具盒。

  据了解,有这一看法的依据有三个。其一,作为漆木镇墓兽基座,却无固定上部构件的榫口,记者用目光仔细搜索外藏室,更未发现木镇墓兽上半部分的兽身和鹿角之类。史料记载,一件大型木镇墓兽它是由底座、双首或单首怪兽、鹿角三部分组成(见资料图)。而东厢外藏室里并未见到这些要件,尤其是古鹿角在地下历经数千年也不会腐烂,甚至可以石化,考古人员常从战汉遗址和古墓里发现千年鹿角,这已不是新鲜事。

  其二,酷似战国猪形木雕漆器酒具。湖北省荆州市天星观二号墓出土猪形木雕漆器酒具曾经名噪华夏,其大小尺寸非常近似六安战国古墓的这个猪形漆器,荆州猪形木雕漆器酒具全器为两怪兽合体,呈长椭圆形,由盖、身两部分组成。盖两端各为一怪兽,形状相同,雕猪嘴圆眼,角上盘,耳后立,内装数件漆耳杯。全器外壁皆以黑漆为地,在其上用红、黄、银灰、棕红等色绘龙纹、凤纹、云气纹等纹饰,整体浑圆肥胖,憨态可掬,是楚国漆木雕风格实用器物的代表作。六安战国古墓的这件器身也以黑漆为地,其色彩纹样与荆州猪形木雕漆器酒具十分近似。

  其三,考古资料中的漆木镇墓兽基座多为猛兽之足趾,六安战国古墓的这件却是猪之足趾。据有关文史介绍,古楚人对猪多有好感和善意。在出土的古代楚地绘画中,便有楚人在出行中带猪随行的场景。专家认为,这说明猪在当时肯定不会是人们心目中需要避而远之的异类,而是一种含有礼俗意义和亲和力的生灵。综上所述,称六安战国古墓出土疑似猪形漆绘酒具盒理由较为充分。

  究竟是疑似镇墓兽或是疑似猪形漆绘酒具盒?最终用事实说话,由专家进一步确定。 (武越)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