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申遗开启倒计时 首批申遗预备名单基本确定

【提要】记者从正在扬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获悉,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并争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制图:蔡华伟

记者从正在扬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获悉,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并争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日,首批大运河申遗预备名单对外公布,相关的时间表也基本确定:2012年9月完成申遗文本提交预审,2013年8月前所有遗产点段完成准备工作并接受国际专家的现场评估。

保护大运河,申遗千里行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以此次扬州会议为标志,开始于2009年的大运河申遗的启动与准备阶段基本结束,正式进入“提速”的第二阶段,并为第三阶段的最终申报打下扎实基础。

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介绍,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三次会议原则通过了《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总体规划》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份预备名单包括了8个省35个城市的132个遗产点和43段河道,其中:132个遗产点包括65项符合世界遗产标准、能够代表运河突出价值的立即列入项目和67项后续列入项目;43段河道包括31项立即列入河道和12项后续列入河道。所谓立即列入项目是指其文物价值和保护管理状况均符合申遗条件,是大运河首批申遗的基础名单。而后续列入项目是指文物价值足够,但保护与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的项目。

陆琼表示,作为一个巨大的线型遗产,大运河申遗必须遴选足够多的遗产点与河道,来全面反映中国大运河的整体价值,并支撑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目前出于申报的需要又只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些遗产点段予以重点推进,但没有列入此次申遗范围的遗产点段仍然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要按照各级保护规划的要求予以妥善保护。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介绍说,目前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等准备工作进度极不平衡,浙江、江苏、北京等某些河段的遗产点依然被垃圾覆盖,资源调查和档案建设等基础工作尚未展开;运河两岸不断进行的大规模建设活动依然严重威胁着运河遗产本体及其环境景观;有的地方重开发轻保护,违法建设案件屡有发生,甚至为了商业利益肆意破坏运河遗产。

童明康强调,在保护区域内,要严格控制影响大运河遗产本体及其景观风貌的商业开发项目,不宜搞统一设计、人工化、景观化痕迹明显的大规模建设工程;对于不符合规划内容、损害大运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违法建设项目,要依法追究,决不允许出现一边保护一边破坏的现象。

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个省市。大运河遗产的始建年代包括春秋、战国、汉代、隋唐、宋、元、明、清、近代,展现了大运河自春秋时期创建、隋唐至明清持续兴盛、近代衰落、现代逐步复兴的完整演进历程,前后历经2000余年,时间空间跨度之大世所罕见。至今,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段仍有1100多公里正常通航。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