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接手高价茅台的最后一个傻子
曾有一个笑话:N多年前,有乡民外出淘金,发现钱很好挣,遂打电报回乡呼朋唤友:“人傻钱多速来!”
这个“人傻钱多”的冷笑话,似乎不只是笑话,眼下就有了现实版。
10日在贵州省拍卖公司举办的“首届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上,一瓶“精装汉帝茅台酒”以890万元成交,刷新了茅台酒拍卖成交价的历史纪录。
而这只是老茅台在拍台上涨势如虹的缩影:去年6月,一瓶1959年车轮牌茅台拍出103万元,首破中国白酒百万元大关;12月,一瓶1958年产五星牌茅台拍出112万元,一瓶1958年产土陶瓶茅台拍出145.6万元;今年1月,一瓶1956年车轮牌茅台拍出179万元,一瓶1959年茅台拍出106万元;上月,一瓶1956年土陶瓶茅台以184万元成交。
据福布斯杂志披露,全球共有9瓶葡萄酒价格昂贵,但最贵的一瓶不过50万美元,而该售价是在慈善拍卖会上产生,带有很大的慈善捐赠性质;其他几瓶,包括200多年前的老酒,拍卖售价不过数万美元或一二十万美元。
短短十个月,至少有7瓶茅台成了“茅百万”(算上去年9月拍出209万元的国藏汾酒、去年12月拍出508.8万元的“一马当先”五粮液藏品酒,中国价值百万的白酒至少有9瓶),中国白酒的拍卖价蹿升之快、价格之高,令人瞠目。
一瓶茅台一栋楼、一滴茅台一两金。茅台如此“值钱”,难怪有媒体调侃:未来姑娘们的择偶标准,会不会在“有房有车”后再加上“有陈年茅台”啊?
但问题是,数十年前仅售几元的茅台酒现在突然屡屡卖出上百万元,涨幅如此惊人,到底是茅台真值钱呢还是其他原因?
一些观点认为,不是茅台酒真这么值钱,而是炒作:白酒品牌厂商合谋,为推高酒价而炒作;拍卖机构为收取高额佣金而炒作,吸引资金加入。
而笔者以为,核心原因还是“钱多人傻”。随着楼市调控加强、股市不景气,大量资金转而流向高档白酒拍台,让茅台等成了与书画艺术品、古玩相提并论的投资品。但由于游资的拥有者大多缺失文化底蕴,只是把茅台等当作投资,并不清楚拍卖中的黑暗内幕,盲目入市、盲目投资、盲目抬价——说“人傻钱多”,并不过分。
这和书画市场类似。去年是中国艺术品天价时代,国内拍台上有18件艺术品的成交价达亿元以上。中国艺术品如此疯狂的原因也是“人傻钱多”,是从楼市、股市转出的数百亿游资在作怪。
“人傻钱多”,一些游资在国外的表现则更明显。据调查,不少富豪上了国际大拍卖行炒作的当,花巨资拍来的藏品,除去赝品,85%以上的算不上国宝级文物精品。一些富豪投十几亿元购回的藏品,现在想卖也卖不出去。
回到茅台。虽然葡萄酒收藏在欧美已成为重要投资手段,但在我国,白酒收藏拍卖价值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近年高端白酒价格持续走高才迅速升温),如果在保存、断年份、辨真假、分盈亏等方面没有准备和研究,就贸然“撒酒疯”,盲目出手,难免落入“大鳄炒作,散户吃套”的陷阱——捏在手中难以套现,饮之太贵藏之太累。
经济学上的博傻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后一个傻子。没人愿做最后一个傻子,但如何不做最后一个傻子,却并不容易,各方需深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