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家吕庆宜:赋予石头生命(图)

  一块石头对普通人来说是静止和没有生命的,然而篆刻家却能赋予它生命。一枚上佳的印章,必须石质上佳精美,篆刻美妙。三者中,天造其一,人为有二。珍贵的石头惟有与精湛的雕艺结合,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吕庆宜的篆刻小有名气,翻开他最近创作的印谱,作品风格多样,篆法刀法章法,清峻大方,用刀干净利落。当代许多著名画家书法家爱用他刻的印。

  青年篆刻家吕庆宜来自广西的偏远县城,家乡四周环山,龙江河水潺潺绕山而过。家乡的山水环境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和灵感。爱好美术让少年吕庆宜废寝忘食,课余拿着从新华书店买来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学着描描画画;放暑假了在县文化馆报名学画,老师们也特别喜欢这好学勤奋刻苦的小学生。画水墨画要题字落款,还要盖上自己的印章。当他的篆刻作品第一次在县文化馆参加书法篆刻展览的时候,才14岁。

  机缘巧合,刻得入迷的吕庆宜从学名师大家刘江、刘北山、祝遂之、林学善、陈国斌等先生,学习融通了寿山石印钮雕刻,同时也让自己的篆刻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他早期负笈桂林、杭州、北京求学期间,静下心来扎扎实实读书学习;感受领悟篆刻艺术的妙谛。多年来多次参加了广西以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篆刻作品也多次入选展览并获奖。

  印章的艺术美和材质美让历代许多文学家、诗人、书画家都对印章情有独钟,如何结合印钮制作也成了吕庆宜在创作当中思考的新课题。许多文艺名家如刘大为、梁平波、张卫民、张谷良、何家英、王明贤、陈章鹏、张川河、刘德宏、蒙麓舟等老师都喜欢他的印钮篆刻作品,同时也给了他许多指导和启发。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