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伟人——中国各界深切缅怀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
(记者孙伟丽、岳瑞芳)4月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晨7点,位于天安门广场南侧的毛主席纪念堂迎来当天第一批瞻仰者,他们都来自毛泽东主席的家乡——湖南。
在清明这个缅怀先人的中国传统节日里,100多名湖湘儿女专程从湖南飞抵北京,纪念这位改变中国命运的人。与毛泽东时代相比,现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变,但对这位新中国缔造者的崇敬之情,从未消失。
瞻仰者中最小的仅8岁,最大的已经82岁高龄,不仅有毛泽东的堂侄毛岸平、侄女毛小青,更多的是来自湖南的普通民众、师生代表以及优秀共产党员和少数民族代表。作为毛泽东的家乡人,他们带来了家乡的红烧肉、湘绣和青年毛泽东读书时代的手记。
汉白玉雕刻的毛泽东坐像前,一排花篮将纪念堂的气氛装点得更加肃穆。人们缓步走到雕像前,肃立,三鞠躬。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赵梦婷是毛泽东的校友。蓝色牛仔裤,浅棕色皮靴,脖子上戴着白围巾和项链的她显得时尚而青春。为了表达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学长的缅怀,她特意穿了一件黑色的大衣。
赵梦婷说,当代大学生对毛泽东并不陌生,大学里有很多学生在读毛泽东的著作,学校里还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必修课和各种讲座。每年全校都有“经典红歌大赛”,外语系的学生们会组织起来翻译毛泽东的诗词。
“业余时间,同学们会到湘江边、橘子洲头,一起背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新校区的钟楼每天整点报时都会响起《东方红》的旋律。回到毛主席曾经读过书的教室、曾经锻炼过的操场,总让人产生时空交错的感觉,仿佛我们就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肩负着民族的使命,要把青春和激情全部奉献给国家。”赵梦婷说。
随着时代的演变,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似潮水般汹涌而来,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对先人和英烈的敬仰和感激从未消失。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龙志文在网上看到征集报名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就给组织者打了电话。
“虽然我们的生活和毛主席的时代已经相隔几十年,现在的年轻人都懂电脑、爱上网,听MP3、玩IPAD,但这么安逸的生活,都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龙志文说。
民间红色收藏家、72岁的雍晓春随着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满脸肃穆。老人告诉记者,他用了30多年,跑遍了全国三十多个省市、无数个小镇村落,一枚一枚、一件一件地搜集毛泽东的像章和画像。几万件藏品的背后,是老人对伟人深深的思念。老人颤抖着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带着像章来北京,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
瞻仰的队伍中,身着民族服装和华丽银饰的凤凰县土家族女孩熊英姿格外显眼。她告诉记者,她的名字就是老人们从毛主席的诗词里取的,家乡现在越来越美了,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但大家还是经常说,不能忘了毛主席留下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忘了湘西人勤劳致富的本分。
随着时代的演变,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似潮水般汹涌而来,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对先人和英烈的敬仰和感激从未消失。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龙志文在网上看到征集报名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就给组织者打了电话。
“虽然我们的生活和毛主席的时代已经相隔几十年,现在的年轻人都懂电脑、爱上网,听MP3、玩IPAD,但这么安逸的生活,都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龙志文说。
民间红色收藏家、72岁的雍晓春随着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满脸肃穆。老人告诉记者,他用了30多年,跑遍了全国三十多个省市、无数个小镇村落,一枚一枚、一件一件地搜集毛泽东的像章和画像。几万件藏品的背后,是老人对伟人深深的思念。老人颤抖着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带着像章来北京,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现在愿望终于实现了!”
瞻仰的队伍中,身着民族服装和华丽银饰的凤凰县土家族女孩熊英姿格外显眼。她告诉记者,她的名字就是老人们从毛主席的诗词里取的,家乡现在越来越美了,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但大家还是经常说,不能忘了毛主席留下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忘了湘西人勤劳致富的本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