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红木产业有个黄埔军校(图)
珠三角许多红木工艺厂或许都能与高要的工艺师傅 们搭上渊源,业内人士有此一说:高要大湾是珠三角红木产业的人才摇篮,“高要师傅”成了红木工艺的人才品牌。
“当年师傅冼洪达与高要大湾公社合办的工艺学校,培养了22名雕刻工艺专业的学生,正是这批学生,一代又一代相传,他们的徒子徒孙们目前已成为珠三角红木产业的中坚力量,追溯起来,这个工艺学校可称作珠三角红木产业人才的‘黄埔军校’了!”3月17日,罗伟雄 背靠着一张海南花梨木圈椅 上,呷了一口红茶,向前来采访的羊城晚报记者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往事。
这“黄埔军校”,是公社技校
今年64岁的罗伟雄是当年大湾工艺学校22名学雕刻工艺的学生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广州有家红木厂外,广东的红木产业尚是空白,直到1962年,大湾孝友村的冼北容、冼秀容兄弟俩从广州算盘厂引进机械和技术,雇请15名工人,办起了大湾算盘厂。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公社将从大湾走出去的冼洪达师傅请回来创办了工艺学校。罗伟雄说:“冼老师是高要大湾槎航村人,12岁时到香港跟人学红木工艺,后来回来做了广东省工艺总公司的技师。”
罗伟雄还记得,那是1966年初秋,全日制的工艺学校开课了,当时19岁的他也报了名。“学生分为两个班,一个编织班,学习编织草席;一个是工艺班,招收了22名素质较好的高小毕业生,学习雕刻工艺。”记者查阅《高要文史》第12辑,发现当年这家公社办的技校还设有团支部,支书正是由罗伟雄担任。
“工艺学校旧址至今仍在”,罗伟雄带记者在高要市大湾镇 找到那个红木产业的“黄埔军校”,这是一个占地1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罗伟雄指着已作他用的学校旧址感慨道:“冼老师教学上很严格,我们学到了扎实的基本功,到1968年,由于文革学校停办了。”
有了“正规军”,纷办红木厂
这批学生,很快便在未来的红木产业战场上成为“领军人马”。
“1977年,高要成立红木厂,我们工艺班里有七八位同学进了这间厂,这是高要第一家红木厂,当时也是省内第二家,主要生产樟木笼、端砚盒、首饰盒等”,同是当年工艺学校学生的区电邦也回忆起那火红的年代。次年,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厂里开始家具生产。当时的材料选用了花梨、酸枝、军椴等红木,生意蒸蒸日上。不少当地生意人见状也相继办起红木厂,总厂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都给予新办厂全力扶持,毫无保留地传、帮、带,红木工艺“黄埔军校”的“正规军”就在那时带出了第二代弟子。
“政府因势利导,把红木工艺业办成大湾的特色行业,这样一来,一批批红木工艺厂相继发展起来”,罗伟雄说,到1989年,全镇的红木厂已达160多家,形成了以窦头街为中心的“红木一条街”。至1994年,红木厂遍地开花,高要莲塘、新桥、金渡、白土等镇都相继办起了红木厂,整个高要红木企业发展到200多家,从业人数达3000人。
由于种种原因,高要的红木工艺产业从1995年开始进入低潮,也正是这个时候,珠三角的红木工艺业开始起步,由于起点高,发展迅速,红木工艺人才顿显捉襟见肘,于是,已经成长起来的高要“红木师傅”进入了珠三角红木产业老板们的视野。
“桃李”满天下,流向珠三角
目前广东省有2000多家红木工艺厂,在珠三角,许多红木厂或许都能与高要师傅们搭上渊源。
“学红木工艺一般三年满师,跟我学红木的数起来应有130-140人了吧”,罗伟雄扳起指头数着自己的爱徒。在高要,他是第一个从集体厂出来自己开私营红木厂的。“如果算上徒孙,那就数不清了”。罗伟雄默默地数着流向珠三角的高要师傅:东莞厚街去了几十人;南海平洲约有四五十人;中山去了很多,有200多人;顺德大良估摸100人以上;甚至在广州的省内第一家红木厂,也有高要师傅20多人……“属于第二代的高要师傅黄伟洪 在平洲就有个几百工人的厂,还有一位姓冼、一位姓钟的在平洲管厂里的技术,老板每年给他们20多万元年薪,还有一帮怀集过来的青年,来高要打工几年学到红木工艺后,全跑到珠三角自己开店办厂了……”
羊城晚报记者 李维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