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曼伦紫砂佳作赏析(图)
谢曼伦17岁步入紫砂艺术殿堂,1982年开始紫砂陶艺专业创作设计。经过50多年的刻苦磨炼和工作实践,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作经验,先后推出近70多件(套)新作和精品之作。她设计创作的作品构思新颖、优雅唯美、稳重而纯朴、严谨而周正。创作题材源于自然,来于生活,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集大家之精髓,又具鲜明的个性,形成自己的创作主题。

黄山迎客松久闻其名,站在它们的面前时,作者仍为其英姿痴迷,久久不愿离去,努力把它们印刻在脑海里,而后又重现在图纸上,最终成就了大、中、小组合成的“迎客松”系列壶。
“迎客松”壶的创制,也正处在祖国改革开放大好年代、紫砂繁荣时期,作者以迎客松命名,也饱含了这一愿望与祝福。

“桑宝”壶的设计创作是生活、灵感、意念构思的最佳结合。
两片鲜嫩桑叶组成的壶体,两叶微微分开的叶尖构成的壶嘴,小叶自然而成的壶盖,壶盖上做昂首状的蚕宝宝……似乎把人们带回到在桑林里采吃桑果的童年。桑枝组成的壶把,有老嫩之分,是一代代传承奉献的启迪。
“桑宝”把生活中可能被忽视的细微处拾补,唤起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该作品1990年获全国陶瓷艺术创作展评三等奖、“瓷都景德镇杯”国际精品大奖赛三等奖。
2006年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龙头玉玺”壶也可称龙头印壶,皇权的象征。
此作品皇家气势咄咄逼人,包具纹理更为细腻多变,龙头上的两只眼睛——取青瓷瓷珠加以点缀,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
该作品2008年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北京)银奖。

由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末,大胆运用两个四方形竹体组合而成,高挑的提梁把手,使作品更显端庄、稳重、敦朴、和谐。
作品反映出标新立异的创作理念,也完美表现了制作者对设计者创作意念的再创作,堪称学院派与工艺美术家之间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

一段历史、一种沧桑、一段人生、一种幸福、一种目标、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人们惟有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去努力实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