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赠给“王克勤排”的锦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全国解放战争馆里,陈列着一面精美的锦旗,上书"赠给´王克勤´排全体同志,保持光荣称号,让王克勤在我们的队伍中永远活着。川东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制"。锦旗长2.6米,宽1米,用红色锦缎制成,右面镶有彩锦制作的王克勤头像。这面锦旗,是对人民解放军著名杀敌英雄和人民功臣王克勤的表彰,也是"王克勤排"的光荣。

王克勤是安徽阜阳人,家里很穷,曾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5年10月平汉战役后,他主动要求参加解放军。入伍后,经过诉苦教育,王克勤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明白了参加解放军是为广大人民打仗的道理。他逐渐转变成为一名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人民战士。王克勤作战勇敢,多次立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歼敌232名,俘敌14名,成为著名的战斗英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克勤历任副班长、班长、排长。他对同志非常关心爱护,把战士们看作自己的亲兄弟,以深厚的感情耐心地教育、启发战士,大力开展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活动,把全排同志团结得像一个人,被评为"爱兵模范"。他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互助。"当时解放军总政治部曾专门发出指示,号召全军开展向王克勤学习的群众运动,广泛地推广三大互助运动。

王克勤还为全军树立了战斗与训练、技术与勇敢相结合的先进典型。他常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练兵时,他积极带领战士们学习军事本领,从难从严,言传身教。在作战中,他带领所属部队多次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

1946年10月6日,在山东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王克勤带领全班发挥战斗互助作用,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打退国民党军数次进攻,歼灭大量敌人,全班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任务。战后,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3人被评为战斗英雄。他的"三互助"带兵经验被纵队领导推广,较好地解决了部队迅速扩充兵员后如何带好新兵的问题。同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号召全军部队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

1947年7月,定陶战役中,王克勤带病参战,带领全排担任了主攻突击队的任务。登城战斗中,王克勤被敌人的机枪射中腿部,鲜血直流,但他仍坚持战斗,不下火线。在他的带领下,全排勇猛、迅速地登上城头,并打退了敌人多次反扑,配合主力部队,全歼了定陶守敌。

战斗结束后,王克勤被抬下来,由于流血过多,抢救不及,英勇牺牲了。弥留之际,他对在场同志说:"我革命到底了,请转告毛主席,我死也要为人民服务。"

王克勤牺牲后,他所在的排被授予"王克勤排"的称号。刘伯承司令员亲自撰文,悼唁王克勤烈士,赞扬他"不顾一切奋猛杀敌的牺牲精神和高尚的品质",并号召部队继续深入开展学习王克勤运动。

(图片文字均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放军报社网络部 联合主办的走进军事博物馆专题)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