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周纽约佳士得总成交额再创新高(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乾隆粉青釉刻博古龙纹壶以790万美元在纽约售出,打破了全世界清代单色釉瓷器的销售记录(图片:佳士得)

在过去数天里,纽约佳士得在亚洲艺术周的销售创下了1.17亿美元的新记录,比之前的销售记录高出了4000万美元之多。在拍卖的七个类别中,和中国有关的四个类别稳居榜首,其余三个类别分别与南亚、日本及韩国有关。显然,对中国优质艺术品和文物的高端需求不仅仅在香港或中国大陆的拍卖行表现出强劲势头,在纽约也不例外。

对于世界各大拍卖行而言,来自中国和亚洲收藏家的需求已转变为一种稳定的、有利可图的收入来源。在亚洲艺术周接近尾声之时,佳士得亚洲艺术国际部的负责人Jonathan Stone谈到,纽约佳士得在亚洲艺术周上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获得了1.17亿美元的销售额,比之前的记录几乎高出4000万美元。佳士得所呈现的优质作品和取得的满意成绩对全球艺术市场的复苏是个有力的证明。

在亚洲艺术周上最受欢迎的拍卖批次紧密地迎合着市场的趋势,也就是我们之前一直关注地具有广阔前景的中国艺术市场。例如,在3月22日的James and Marilynn Alsdorf 收藏拍卖会上,售价最高的是一件罕见的铜鎏金珐琅贝壳,以120万美元出售,远高于之前30万美元的预估价。那是什么让这个贝壳这么受欢迎呢?是上面雕刻的“乾隆御制”四个字。类似的,在3月24日清代单色瓷器及早期艺术品的Gordon收藏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青釉刻博古龙纹壶以令人咋舌的790万美元被售出,是之前预估价的2倍。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威望很高的人物,因而,许多与清乾隆皇帝(1735年至1796年)相关的拍卖批次也特别受到中国收藏家的宠爱。在最近的拍卖会上,几乎任何一件出自乾隆时期的花瓶都以至少1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近日,一件谣传出自乾隆年间(苏富比将其追溯到民国时期(1912年至1949年))的花瓶以惊人的1800万美元售出,而苏富比之前的预估价仅有800美元,《艺讯中国》(Artinfo)的报告随后指出“这也许是拍卖行迄今以来最低估的拍品”。

拍品预估价和中国收藏家愿意支付价格的完全脱节似乎令人有些费解,但正如业内人士所理解的,付出是为了意想不到的期望。正如伦敦的中国艺术品商人Ben Jannsens 在苏富比售出一件1800万美元的花瓶之后所说的,“中国艺术市场已经没有什么令我感到惊奇的了。” 这个态度看起来似乎是正确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