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侵权”维权难 上海加大力度净化版权环境

  50位知名作家及多位音乐人日前联名“围剿”百度侵权事件,让“数字侵权”问题又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24日,上海市版权局在此间发布“2010年度上海十大版权典型案件”,涉及出版、摄影、网络游戏与视频、软件预装与使用等多个领域。其间“数字侵权”竟已占六成。


  记者发现,这些涉及“数字侵权”的案件几乎都是受侵害方直接向法院递交诉讼,海外知名企业占到一大半。而此间更多的版权单位和版权人对网络侵权则有“虱多不怕咬”之态。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数字侵权”面临着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问题,盗版途径多样,很难一网打尽。而相关法律的不完备、执法队伍的不完善,更给“数字维权”雪上加霜。


“有时内容已被传上网络,我们自己还不知道。”百度文库遭作家联名讨伐后,恐怖小说作家李西闽在微博上发表了一张网络截图,他的5部知名小说都可在百度文库免费下载。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透露,与往年相比,2010年的“十大典型案例”显示出对侵权行为处罚力度的加大,行政与司法衔接更紧密的特点。此外,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认定更趋标准化。如将上传未经授权的影视作品超过10秒认定为非法。


  然而与目前严重的数字侵权状况相比,相关法律法规还亟待完善。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张抗抗便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修订《著作权法》的提案”。


  此间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版权方面的优秀律师尚比较缺乏,相关单位和个人也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出版单位要采取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内容加密处理,减少被盗版的几率。同时对网络经营者也要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其版权意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