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广西灵山书画摄影文物展亮相春茶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览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民参观画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灵山型铜鼓


  3月22日上午十时,由广西灵山县人民政府主办广西灵山县文联协办的“2011广西灵山春茶节书画摄影文物展”在县博物馆开幕,展期为:3月22—24日。展览以灵山春茶节为主题,分为:书法、绘画、摄影、文物4个版块,共230件作品,其中书法60幅,绘画40幅,摄影60幅,文物精品70件。 


     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


  书法绘画展是春茶节的重要亮点之一,展览作品通过美术家协会,分年龄段进行筛选。展览集中展现老中青三代对春茶节的热情,完整呈现灵山人民对文化艺术的追求精神,据悉此次展览是书画摄影与文物首次联展,并将做为往后每年春茶节的固定重要项目之一。县文联主席朱仕权接受采访时道:“灵山是茶叶大县,但对茶的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投入,举办这次书画展为茶文化建设做贡献,最终推介茶文化的发展。”书画版块分为青少年展区与成年展区,画展之所以设有青少年展区,他强调: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要想提高茶文化,基础不牢,修养不够,茶文化的内涵也将难以提高。据他介绍书画摄影展也将是今年6月份灵山荔枝节的重要版块之一。


        灵山鼓韵 骆越奇葩


  铜鼓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枝瑰丽的奇葩,是壮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象征重器。铜鼓流传的历史较长,从春秋至今都有铜鼓的铸造和使用。铜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历史上主要用于祭祀,战阵集合、贮藏食物、陪葬和娱乐等,根据铜鼓的形制、花纹,铜鼓可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等,在灵山主要出土北流型和灵山型居多。目前由于场地的局限共展出了十面具有代表性的铜鼓。据悉馆内还收藏有可供把玩的小铜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镇馆之宝——人首纹青铜剑


  人首纹青铜剑,为战国时期的兵器,1980年出土于灵山县石塘县,此剑通长39厘米。是目前已知此类铜剑中最长的一种。此剑青铜质地,由剑身、剑把两部分组成,剑身上部饰有人面图案,人面整体由平凹线构成,眉、鼻、口、均以阴线成型。这种剑格弯曲如弓形,剑身铸有人面纹图案的特殊短剑,被称为“人面弓形格剑”,只见于战国时代的岭南地区。此剑为首、茎。身一次铸成,两面纹饰相同,剑身呈宽叶形。曾在法国、北京、上海等地展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