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毛泽东签署的保卫延安的命令

在全国解放战争馆里,陈列着一份毛泽东签署的保卫延安的作战《命令》。
毛泽东签署保卫延安《命令》是在1947年的3月16日,当时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西北战场处于极端困难的时刻。国民党军统帅部以25万人的兵力进攻陕甘宁边区,其中胡宗南部15个旅14万人的兵力,气势汹汹地进攻延安,至当日已突破人民解放军防御部队的第一线阵地,延安处在国民党军重兵压境的危急情势之中。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仅经过8个月的作战,便被歼灭71万余人,被迫改为向山东和西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妄图首先解决西北问题并驱逐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出西北,然后调动兵力进攻华北,达到其各个击破之目的。
1947年初春,陕北高原春寒料峭,寒气袭人。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秉承蒋介石的旨意,率其主力由洛川、宜川分两路向陕北大举进攻,出动飞机在延安上空狂轰滥炸,扬言:"3日之内占领延安"。
当时,陕甘宁边区的野战部队只有第1纵队(辖358旅、独1旅)和教导旅、新编第4旅、警备第1、第3旅约2.6万余人。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能否以两万兵力退敌重兵?一时成为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根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部署,教导旅及警3旅第7团共5 000余人,在鄜县(今富县)、临真镇以北地区,采取机动防御抗击进犯之敌。第1纵队为右防御兵团,新4旅为预备队,位于富县西南地区待机。西北解放军在"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陕甘宁边区"口号的鼓舞下,从1947年3月13日起,依托既设阵地,交替掩护,节节抗击进攻之敌,并不断实施反击。
1947年3月16日,毛泽东根据战局的进展情况,及时签署了保卫延安的《命令》,其主要内容是:
一、敌以5师12旅约8万人进攻延安,经3天猛烈攻击突破我第一线阵地,由于我军坚决英勇抵抗,敌伤亡甚大,困难增加,颇疲劳,今后将更甚。
二、我边区各兵团,有坚决保卫延安之任务,并区分了各兵团守备任务。
三、各守备兵团应利用地形组织短促火力,大量使用手榴弹、地雷,杀伤敌人。掌握预备队,灵活反击,夜袭歼灭敌小部。
四、在防御战斗中疲劳与消耗敌人之后,即可集5个旅以上打运动战,各个歼灭敌人,彻底粉碎敌人进攻。
五、上述各兵团及边区一切部队,自3月17日起统归彭德怀、习仲勋同志指挥。
就在毛泽东发布保卫延安命令的同一天,胡宗南也调整了作战方案,当日对延安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解放军守备兵团临危不乱,按照毛泽东的部署,予敌以坚决回击。
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全天对延安轰炸,地面部队步步逼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仍坐镇延安指挥部队作战。当天傍晚,党政机关和群众已基本撤离完毕,在彭德怀等人的力劝下,毛泽东主席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的窑洞,开始了转战陕北的历程。临行前,他对保卫延安的部队指挥员说:我们放弃延安只是暂时的,"告诉大家,少则一年,多则两年,我们还要回延安来的。"历史印证了毛泽东主席的话。
延安保卫战历时6天6夜,人民解放军在完成预定任务后,于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
(图片文字均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放军报社网络部 联合主办的走进军事博物馆专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