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一枚特殊的军调部臂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一枚特殊的军调部臂章,它长9厘米,宽7厘米,制作于1946年1月,是当时李克农任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时佩带的。1959年军事博物馆筹建时由其子李伦捐献。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经过43天艰苦、复杂的谈判,终于签订了《会谈纪要》即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1月5日双方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于1月10日正式签字,同时,分别下达"停战令"。协议规定从1月13日起双方停止一切战斗行动。为研究协商军队问题和监督停战令的执行,调解冲突,由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后为张治中)、美国代表马歇尔组成三人军事小组;由中共代表叶剑英、国民党代表郑介民、美国代表罗伯逊在北平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停战协定"和三人小组的有关协议。军调部所设三人委员均有表决权,一切事务的实施均需要三人一致通过。军调部内设立执行小组,负责军调部内的具体事务和实地监察各项协定的执行情况,后来又根据需要陆续向各地派出执行小组。截止1946年9月,军调部共计有36个小组。

1946年1月14日,军调部在北平正式成立。当时为了明确身份,便给每位在军调部工作的人员配发了写有"军调"字样的臂章。

北平军调部成立后的第二天就向全国发布了停止一切战斗的"和"字第1号命令,命令援引了停战令,号召全国停止战事。随后,军调部派遣3个执行小组分赴赤峰、集宁、济南,监督停战命令的执行。从1946年1月15日至4月17日,是军调部活动集中的时期,其间共向外发布了7个"和"字命令,多次要求无论是正规军还是非正规军都要遵守停战命令,要求恢复包括道路、邮政、电报、电话等在内的交通线工作,要求国共双方配合遣送侵华的日本人回国,以及要求国共双方军事及行政当局协助执行小组工作,保证执行小组人员自由和安全等。另外分派到徐州、济南、武汉等各冲突地点的执行小组,也都公布了"停战协定"。

这段时期,军调部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形式上的成果,但是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一直对国内和平不抱诚意,只想利用各种停战协定来限制共产党及人民解放军的行动,以争取时间调整部署,抢占战略要地。因此,三人小组工作最终未获成功。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三人小组协商未果,8月马歇尔表示"调处"失败,军调部随之名存实亡。1947年1月马歇尔离华返美,29日美国正式宣布"终止其对三人小组之关系和终止对军调部执行总部之关系",命令军调部美方人员"尽速撤退"。同年2月21日,中共驻北平军调部人员被迫全部返回延安,军调部至此名实俱亡。

1947年1月31日,中共驻南京发言人梅益曾对美国退出三人会议及军调部一事,发表谈话指出:"以马歇尔为主席的三人会议及军调部,对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进攻解放区,都熟视无睹,军调部形同虚设,而美国政府的反动政策对国民党的大量援助,使内战演变成了目下的局面,我们有充分理由说,停战令是美蒋合作破坏了的。军调部今日这种悲剧性的下场,并未出人意料,这是美国实行反动政策与国民党破坏政协的必然结果。"

(图片文字均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放军报社网络部 联合主办的走进军事博物馆专题)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