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呼吁国画变革第一人
今天是康有为诞辰153周年,维新运动先驱在美术上也有独特见解
3月19日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康有为153周年诞辰日。中山四路长兴里的万木草堂中,由“万木草堂读书会”组织的一场有关康有为的研讨交流活动,也正在进行中。
今天的人谈及康有为,目光总是聚焦在他和弟子、合作者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及政坛上掀起的惊涛骇浪,但却常常忽略,他其实是“从晚明到清末三百多年来从文化高度观察、评议西方美术的第一人;他又是近现代敢于承认中国传统美术也有弱点,而植根于异质文化的西方美术也有优点的第一人”。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江滢河。
本专题文 记者卜松竹
西方艺术大家中最爱拉斐尔
江滢河指出,康有为作为中国近代维新运动的先驱,“通过在意大利游历中对西洋绘画艺术历史发展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画的整理分析,认识到西洋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西美术融合的必要,提出过向西方学习,‘合中西为大家’的主张,极力呼吁中国画的变革”,由于他的国画变革观形成于民族危亡的动荡时期,因此“着眼于变革创新的精神,与其变法思想紧密相连”。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国外。自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游历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匈牙利、法国、丹麦、瑞典、比利时、荷兰、英国等国,其中在意大利的游历,对他的艺术思想影响极大。
与其他曾经游历西方的中国官员类似,康有为面对西方人体艺术时,也发出诸如“礼义廉耻”、“男女大防”之类的议论,如他在游记中称:“(白石雕像)皆罗马希腊旧物,自天神、名王、贤士、哲女皆备,凡千数。毛发骨肉如生……其像纯为赤体,盖非此则筋脉不见,而精巧不出,亦其时男女之界不严之故也……中国刻像不精,以廉耻甚重,难作裸体故也。”这也是当时中国人的普遍观感。
康有为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拉斐尔的作品极为欣赏,认为其是西方绘画新纪元的开创者,不仅在其画前流连忘返,连吟八首绝句盛赞,更进而将之比作中国古代的王羲之、李白、苏东坡。
视郎士宁为“合中西画学”祖师
不过江滢河指出,拉斐尔给康有为的更多是对其开创精神的遐想,使他进一步思考中国绘画艺术的不同历史,以及发展变革的不同结果,认识到中国画由曾经“几占第一位”到“惜后不长进”的尴尬局面。这与他时时不能放下的革新思想契合,因此有“此事亦当变法”的感慨。
对于中国画康有为是颇有研究的。他热衷于收藏历代名画,精于研究、品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变革中国画学的主张。1917年完成的《万木草堂藏画目》就是这方面内容的集中反映。1917年张勋复辟,康有为积极参与,主张尊孔教为国教,但受到同时参与的满清遗老的反对。12天后,段祺瑞率军进入北京,复辟闹剧草草收场。受到国民政府通缉、躲进美国大使馆的康有为郁闷之中,将收藏的中国书画目录加以评论,成此《画目》。实际是借书画抒发心中未能实现的抱负。在这些评论中,要求变革的心声随处可见,他既称赞宋代院体画为画学正宗,认为“敢谓宋人画为西十五世纪前大地万国之最”,也认为自元四家始,中国画坛重“逸品”,轻“正宗”,特别是明清画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缺乏彻底的创新精神,导致“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敝极矣”。
故而康有为指出,中国人应当学习西法的写实主义,合中西画学的精华加以变通。乾隆朝在皇宫为皇帝作画的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士宁也就因此被他视为这条路径的“祖师爷”。
肯定刘海粟的“新式”探索
在找寻“合中西画学”的“英绝之士”过程中,康有为遇到了刘海粟。
1921年夏,康有为在上海参观过刘海粟等人组织在“天马会”举办的画展,对刘海粟的油画十分欣赏,主动要求与其对话。康有为发现刘海粟对中西美术均有极深造诣,遂收其为入室弟子,教其书法,并将自己当年咏拉斐尔的两首诗题赠刘海粟。
当时刘海粟已是上海美专校长,康有为对其创办新式美术学校极力推崇,称“他日必有英才,合中西成新体者其在斯乎?”数年之后,他又为刘海粟留文,将之比作郎士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