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是国务院对我市历史文化积淀的肯定,也是中山综合竞争力重要品牌的集中反映,对提升我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为何入选?国务院的批复说:“中山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
历史积淀深厚
中山入选,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分不开。中山、珠海、澳门三地同根同源,同属于香山文化。而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山市是这一文化的发祥地。香山文化突出表现为名人文化、商业文化和华侨文化。
得风气之先,近代香山“天才成群地来”,闻名中外影响深远的人物辈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是其中的代表,还有郑观应、唐廷枢、唐绍仪、马应彪、郭乐、阮玲玉、吕文成等。
而近代香山商业文化的主要代表是香山籍买办和华侨商人。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在近代百货中的创举,就是最好的印证。
旅居海外的香山人长期与家乡互动,形成深厚的华侨文化,对家乡的教育、医疗、慈善等多项事业给予支持,用实际行动印证孙中山先生的“华侨是中国革命之母”的称颂。
历史遗存丰富
中山的历史遗存也相当丰富,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732处,历史建筑480处,如西山寺,各级非物质遗产17项,如长洲醉龙,翠亨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南朗镇和黄圃镇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四街区获得“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的荣誉称号,它们分别是: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西山寺历史文化街区、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沙涌历史文化街区。
近年来,中山市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格局,坦洲建立了咸水歌历史陈列馆,大涌建立红木雕刻艺术馆,三乡建立有孔虫博物馆等。
城建特色突出
此外,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自香山县建城之初,古城(铁城)与烟墩山和石岐河之间,以孙文西路为纽带,形成“山、水、城”的空间格局,一直保留至今。孙文西路、凤鸣路、太平路、民生路承载了许多历史信息。
骑楼特色鲜明,在孙文西路、孙文中路。拱辰路,泰安路沿线,集中分布着传统骑楼。孙文西路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它联通石岐河、烟墩山和铁城,维系着“山·水·城”的格局,还完整保留着清末民初的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并与中山商业、革命、文化等历史名人的相关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2008年,以市委一号文件制发《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成立文化名城建设领导小组,提出在未来几年投入100亿元以上,实施孙中山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民俗文化、公共文化、博爱文化、“三名”文化(名人、名牌、名作品)、生态文化等八大文化工程的打造。
如在文化产业上,引导各镇依托本镇区独特的文化遗产,结合本镇区的特色产业,发掘文化内涵。鼓励特色工业文化与旅游业联姻,兴建了一批特色产业文化博物馆,如华帝燃具产品展览馆及奥运火炬展览馆、坦洲镇伊泰莲娜现代首饰文化展馆等。
让历史街区永葆生命力
作为中山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参与者之一,市规划局副局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何俊文透露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未来的思路和计划。
记者:中山摘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你认为有哪些优势?
何俊文: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国家有相关的评选标准。中山没有悠久历史的优势,在申报时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国家的要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必须拥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而我们在城区建筑风貌维护这一块,恰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旧城区和中心城区的旧建筑保护完好、规模成片,因此我们一次性申报了孙文西、西山寺、从善坊、沙涌4个历史文化街区。其中从善坊是其中面积最小的,有1.6万平方米;沙涌的面积最大,达到15.97平方公里。
记者:对于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我们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保护思路?
何俊文:1992年开始做全市的总体规划,2005年修编还没有将历史文化保护纳入范围,2007年着手邀请中科院等机构专家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设计,从规划层面展开细致深入的研究。孙文西路片区,被列入了历史风貌保护区,对保留这一片区的近代建筑起到关键性作用。
对传统建筑推行细化规划管理是下一步的保护思路。重点以旧城区和中心城区为中心,对一些旧建筑、遗址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例如:月山公园的明代城墙,我们有一个“城墙遗址公园”的初步构思。由于城市扩展的需要,中山的旧城墙仅剩这一段,这是最能体现中山城市历史的标志物。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划定城墙附近的片区,形成遗址公园的项目。
另外,城区还有“九曲河”重开的方案,借助九曲河的水环境,在旧城区营造一个供市民开展娱乐、休闲活动的地方,恢复原来的城市面貌。我们希望城区的历史街区能保留生活的气息,永葆建筑的生命力,要避免变成仅供游客观赏的“空城”。
记者: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
何俊文:在城区旧建筑保护方面,政府正在酝酿一套维护方案,并从资金给予保障,个别项目的补贴高达50%。如何保护、修复由专家出谋献策,政府给予一定资金补偿,再加上市民的配合,由此可以看到中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未来。
【链接】
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
■ 概况:位于城区西部,以孙文西骑楼街为中心,保护范围面积1.7公顷。街区内保留有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思豪大酒店旧址和8处历史建筑。
■ 保护范围:以孙文西骑楼街为中心,包括烟墩山以南、瓮菜塘街以北、岐江以东、悦来路以西的区域。总用地面积7.1公顷。
■ 特色: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隋唐之前的迎恩街,发展到明朝著名的“十八间”,再到民国初期的商业街,对中山近代商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展现了中山市商业文化的辉煌历史。孙文西路连通石岐河、烟墩山和铁城,维系着城市“山、水、城”的历史空间格局。街区内还完整地保留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南洋建筑”风格。
西山寺历史文化街区
■ 概况:位于城区中部,以西山为中心,保护范围面积3.2公顷,街内现有西山寺、孙中山纪念图书馆旧址、中山县殉国烈士纪念碑、工人文化宫、来青亭、西山六棉古道和西山木棉树、街区西部居民区等历史传统建筑。
■ 保护范围:太平路、孙文西路、京华时尚城和工人文化宫北入口所围合的区域。总用地面积3.2公顷。
■ 特色:是中山市中心唯一一个以寺庙为主体的兼具历史文化、休闲、居住价值的特色历史街区。自明嘉靖年间在西山建立西山寺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街区传统建筑中有大量的富有岭南特色的装饰,反映清末岭南地区建筑匠人高超的技术与多姿多彩的工艺美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
■ 概况:位于城区南部,街内现有观音一横巷22号、从善坊19号、从善坊22号、民生路49号共4处历史建筑
■保护范围:东起民生路,西至从善坊,南起共和巷,北至郭家巷,中间包括观音巷(曾称解放中路十二巷)。总用地面积1.6公顷。
■特色:形成于清末民初,是城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传统居民生活区。街内古朴的青砖建筑,精美的雕刻,规则的小巷,深深的庭院,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传统民居的生活风貌。
沙涌历史文化街区
■ 概况:位于南区,拥有马公纪念堂、镇龙阁、在明书塾、南宝大街民居群、南源堂、恩重纪念堂、在明亭、一元堂等历史建筑。
■ 保护范围:南起教忠街、应彪路,北至长兴街、横岭九街,西起仁和三巷,东至泽秀街。总用地面积15.97公顷。
■ 特色:形成于清末民初,布局模式是采用街巷的形式,注重街巷风水,许多交错屈曲的小巷散布其中,共同构成了鱼骨状的街区格局。建筑多运用“中西结合”、“外洋内中”的建筑手法,形成了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建筑景观。
【访谈】中山挂了个“五星级”的牌子
记者专访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系主任、教授刘云德
昨日下午,就中山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事,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系主任、珠海梅溪牌坊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刘云德先生,他就文化名城与民生、旅游、中山文化以及香山文化谈了自己的看法。
要让市民享受文化福利
“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中山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值得庆祝的事,这也是国家对‘香山文化’的认同。”昨日下午,当刘云德教授从记者口中获悉中山入选历史文化名城后,笑呵呵地表示。
刘云德说,国家给中山这个称号,既是肯定,也是希望中山有所行动,在文化建设上提出新的目标,能够让百姓享受新的文化成果。荣誉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荣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文化城市建设,思考好如何让市民感受到文化,并通过文化享受到精神和物质的福利。
旅游业有了新磁铁
如何用“历史文化名城”这张牌,擦亮中山的旅游业?作为高校旅游系教授和旅游公司开发者,刘云德先用一句话点题:“文化是旅游业的核心因素,而中山有了‘文化名城’这个称号,就相当于给一座原本不错的酒店,挂了一个‘五星级’的牌子”。
刘云德打比方,说一座本质不错的酒店,住过的人也认同,但因为没有衡量标准,所以很难形成评价去推广,现在有了这个“五星”,人们心中就有一杆秤了,大家都知道这大概是一个不错的酒店了,这就是“品牌”效应。那么以后,很多人就可能冲着这个品牌,来中山,对中山的文化古迹、文化名人、文化产业、文化生态产生一睹芳容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山的旅游业有了一块新磁铁,但旅游内容如何建设,还需要费思量。
是对“香山文化”的肯定
中山入选文化名城,也是对“香山文化”的一种肯定。刘云德说,在中山与珠海之间本身就是同根同源,是一个枝头的两朵花,他说这对在珠海经营历史文化景点(梅溪牌坊)的他,也是有帮助的。而且随着珠中江一体化的深入,文化的交流必将越来越融合,那么这份荣誉,珠海也能享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