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简牍专家齐聚简牍之乡长沙研讨吴简

  尽管时隔15年,长沙简牍博物馆研究员宋少华仍然铭记着那个令他无比惊喜和兴奋的时刻,1996年的冬天,覆盖着厚厚泥土的10余万枚三国吴简从长沙走马楼的工地上被发现,震惊了考古界。

  3月15日,中日长沙吴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办,来自日本吴简研究会、北京吴简研究会和长沙简牍研究会的约40名专家参会,就吴简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以研究吴简为毕生使命的宋少华,在大会上做了《长沙三国吴简的现场揭取和室内揭剥》的专题报告,首次系统地阐释了这批出土时混杂错乱的简牍被科学清洗、整理、释读的全过程。

  自1951年开始,长沙陆续出土了战国简牍、西汉简牍、东汉简牍、三国简牍。2010年6月,1万余枚东汉简牍再度惊现长沙,被专家认为填补了中国重要历史时期的空白。目前,长沙出土简牍总数近20万枚,占全国的50%以上,成为中国出土简牍最集中、数量最多、时代序列最完整的地区。1996年长沙出土的14万枚三国吴简,更是荣膺了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被誉为“中国历史文献第五次大发现”。

  大阪教育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伊藤敏雄说,1996年三国吴简出土后,日本马上成立了长沙日本吴简研究会,该会由22位日本专家组成,每年定期访华与长沙简牍博物馆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就是对近年日方吴简研究成果的一个梳理。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研究员透露,通过14年的辛勤整理,目前14万枚吴简的清洗、脱水、入库等科技保护、科学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字迹清晰的77000多枚已经科学保护并入库保存。此外,已出版专著10余卷,吴简的释文、发表、出版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很快所有出土的吴简资料将全部公开,以供学界研究。(记者 谢樱、明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