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建筑,你看懂了吗

  金华文化艺术中心外观显露,市民讨论热烈群艺馆馆长说,“先锋”建筑考验城市的包容性


  金华市区的通济桥边,有一座即将完工的9层建筑,它的外立面被分成5个部分,造型夸张,看起来很“先锋”。


  这幢奇特的建筑是金华市文化艺术中心,它建成之后,金华市群艺馆、少儿图书馆、艾青纪念馆都将搬迁进去。


  随着建筑外观的显露,最近,关于它的争论也多了起来。


  市民觉得不搭


  金华市文化艺术中心是2008年金华市重点建设项目,位于“金华最后一块绝版地块”,与金华最贵的楼盘“御江帝景”毗邻。


  项目竣工之后,这里将实现金华市群艺馆、少儿图书馆、艾青纪念馆“三馆合一”,承担起为市民提供展览、阅读、演出等文化活动的作用。


  “艾青纪念馆怎么能搬到这样的建筑里?太不搭调了吧。”市民杜先生日前致电本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持这种态度的市民并不少,在金华本地的论坛中,对文化艺术中心外观的讨论最近很热闹。网友Lierenbang说:“不要学北京,建造了很多新潮而又古怪的建筑,却没有那些个文化味道和底蕴。”


  馆长、专家力挺


  金华市群艺馆馆长应兆铭告诉记者,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方案当初经过了公示,但在建设的3年中,各种声音不断,“对这种所谓后现代风格的容纳度,似乎成为考验金华这座城市的包容性的指标。”


  应兆铭说,他个人很欣赏这样的建筑风格,“我们金华应该更多地建造有特色的建筑,不说杭宁温,我们甚至落后湖州、绍兴好几年了。现在这个造型,至少很符合群艺馆的气场,是动的,有活力的。”


  金华市建设局总工程师贾润根也“力挺”文化艺术中心,“这个造型是经过多轮讨论决定的,金华需要这样的现代感。”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的李可靠也认为,建筑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设计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存在,即是合理的。但任何建筑是否合理,都需要时间的鉴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