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祠堂淘得青铜双龙香炉
朋友所在的村子全是同一姓氏,村里有座很大的祠堂,建于清代。据朋友说,祠堂以前主要是用于供奉祖宗、族人集会或谁家有什么喜事,就会在祠堂举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思想的改变,拜神的人少了,族人请客也选择在酒店,祠堂年久失修,也变得破旧不堪,最近有人来村里投资,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建厂房,村里人觉得祠堂留着也没多大用处,不如拆了建工厂。朋友知道我爱好收藏,便邀请我去玩,看看可有我喜欢的宝贝。
我到达村里时,祠堂刚开始拆,朋友陪着我到现场查看,我仔细看了门窗,虽然上面都有雕刻的花纹,但都是普通材质,且做工算不上精细,根本没什么收藏价值, 墙角里倒是发现了几十枚古钱币,也是一些清代时期太过普通的,价值不大;最后朋友抱起废物堆里的一个香炉让我看,我顿时眼睛一亮,这可是青铜的,有些重量,香炉周身还有双龙戏珠的图案,看年代也有些久远,我看了底部,居然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
但我看过不少资料,据说宣德皇帝在位时,嗜好玩赏香炉,特下令从暹逻国(今东南亚)进口一批铜材,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宋代柴、汝、官、哥、均、定等名窑瓷器的形制,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共117种。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风磨铜一起经过十余次的精心铸炼,把提纯的铜选取出来制成香炉,颜色多呈栗壳色、佛经纸色或茄皮色。手摸感觉似婴儿肌肤,晶莹而滑润,惹人抚弄,鎏金或嵌金、洒金的宣德炉金光闪闪,给人一种富贵庄重的感觉。
传说当时共铸造各式香炉3000座,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炉传世数量稀少,因其罕见,所以从明代到民国时期,仿制、伪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我想眼前的青铜双龙香炉应该极有可能是清代的仿制品。
朋友说,只要我喜欢,送给我便是,反正留着也是当废品处理。就这样青铜双龙香炉便落入了我的怀中,虽然后来已证实是清代的仿制品,但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我把它放在书桌上,学学古人的样子,点上一支香,一边看报读书,感受另一番乐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