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合璧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图)
王琪森
在海上艺苑里,有一对大师级的伉俪书画家,这就是谢稚柳与陈佩秋。此幅手卷《芝兰之馨》,就是他们雅兴联袂、陈画谢书,赠与他们的好友、上海著名陶瓷鉴定家尚业煌的精品之作。
手卷的起首,陈佩秋以精练雅致的笔墨撇兰画芝,并在左题耑为“丁巳新春为业煌同志属正。健碧。”兰花,以其清逸高洁、馥郁幽香、不流媚俗而为人们所喜好。因此撇写兰花,成为历代书画家所钟情的题材。陈佩秋先生是当代画家中撇兰的名家,她画的兰花灵动婉约、格高韵清。此幅兰花墨彩互用,姿态婀娜。起笔兰叶昂首向上,气势奔放酣畅,第二笔与之交相呼应,形成秀美的凤眼,其他数笔则稳健行笔,使线条曲中带直,直中见曲,凸显了郁勃盎然的生机。由于陈先生的书法功力深厚,在撇叶时刚健爽朗,笔锋入纸,墨透纸背,具有一种弹性的质感。轻重徐疾、笔放锋敛、形断意连,细腻而传神。兰花的花苞是一翦一朵,互相包合。陈先生则采用了动态性的造型法,使茎插叶中,瓣出叶外的,偃仰对视而高低呼应,正反相映而左右观望。其花心的点染则向相紧聚,如点睛之笔,使花之精神跃然纸上。而与兰相对应的是两朵肥硕的灵芝,勾勒简洁,富有生机。芝兰相伴,寓意则长寿安详。值得称道的是在设色敷染上,花瓣花茎用绿色,花心用了西洋红,而灵芝则采用了大红色,雅中见秀,艳而不俗。
陈佩秋的芝兰画后,即是谢稚柳的书法长卷。谢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书画家、鉴定家、学者、诗人,擅长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画风典雅高逸,隽秀华润。早年师从钱名山,后取法陈老莲,并上窥宋元,尤喜好王诜、巨然,认为:“宋代画院乃中国绘画之大千世界。”力主“笔墨应有我在,何必古人”。当年曾与张大千一直在敦煌莫高窟考察,临摹了大量壁画。曾任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上海书协主席,上海美协副主席等。谢先生的书法亦造诣深厚、功力精到、风格独树。写此幅手卷时,他已臻人书俱老的佳境,因而笔墨豪放、酣畅淋漓,既有怀素“骤雨旋风”之势,亦有张旭“惊电激雷”之形,复有自己“激越不羁”之态。谢先生书法最大的特点是信手挥洒中见纯任自然,线条跌宕而笔姿豪放,境界高迈而法度谨严,郁屈瑰奇而气格古奥。观其运笔,圆劲爽捷而舒展豁达,畅朗恣肆而遒劲潇洒,锋芒苍秀而端润飘逸。在枯涩浓淡与徐疾速缓中,展示出一种鲜明的节奏旋律,如纸上交响乐般令人震撼。而其结构,则疏密相间而俯仰呼应,聚散精妙而纵放有度,可谓是变化万千。诚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言:“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从而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