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摄影作品亮相北京照片长32.74米、宽9.45米,属美国“遗产计划”项目之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照片拍摄了海军陆战队托洛航空站控制塔和双跑道以及其背后的高山、原野和远处的拉古纳海滩。


  日前,一幅全世界最大的针孔摄影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观众在这里能看到长32.74米、宽9.45米的巨幅照片,它是由六名美国艺术家将一间F-18型军用喷气机机库改造成一架世界上最大的相机——— 长49米、宽24米、高14米,运用摄影技术最原初的针孔成像原理,透过机库上直径6毫米的圆孔,经过35分钟的曝光拍摄而成的。


  据介绍,这一名为《宏景:美国大摄影作品展》的展览是美国遗产项目小组的六位艺术家自2002开始持续至今的一项艺术计划的一部分,本次展览是这张大摄影作品首次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展出。


  总重量达545公斤的“大照片”


  这一举世无双的“大照片”摄于2006年7月8日,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市的一座已经废弃的海军陆战队航空站中完成。南都记者了解到,拍摄这样一幅巨型照片所使用的材料也是惊人的。暗房的改造使用了7316平方米、6密尔厚的黑色塑料布,4940升泡沫充填材料,2.3千米长、5厘米宽的黑色胶带,以及20公升的黑色喷漆;共有100多人以及高容量潜水泵同时参与将明胶和卤化银配置的80升黑白感光乳剂手工均匀地涂刮到画布上;显影材料则由2280升传统的黑白显影剂和4580升定影剂,使用十倍高容量增压水泵喷涂;照片清洗则是将11.43厘米直径的双管消防水管连接到一对消防栓上,流量可达每分钟2850升。此外,画布加上悬挂索具重达545公斤!


  荒废的军事基地催生“遗产计划”


  这幅体量庞大的摄影作品是一项名为“遗产计划”(The LegacyProject)的拍摄工程中的一部分。此拍摄工程针对托洛海军陆战队航空站基地,基地于美国“珍珠港事件”之后建立,是美国西海岸的重要军事基地。而在18世纪时,基地所在地曾是印第安部落的领地,随后经历西班牙和墨西哥的统治,于19世纪中叶成为美国加州的一部分。


  20世纪末关闭军事基地的浪潮席卷美国,1993年托洛基地加入到被关闭的基地名单中。基地的历史以及独特的面貌催生出了“遗产项目”小组六位艺术家的热情,从2002年起,运用档案照片和艺术照片两种形式,他们拍摄了该基地上的每一幢建筑物,以及周边的每一寸土地。至今该项艺术行动已经产生了15万幅照片、3本书籍,以及19个展览。大照片就是这其中的亮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告诉南都记者,“令人感到惊异的不仅仅是他们工作的方式,还有他们对一片区域变化的历史进行考察的方式,这是将创作和一个区域的历史进行了一种链接。”


  展览现场,观众可以通过视频以及图文说明全方位欣赏。该展览将展至3月27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