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之“革命真情:毛泽东写给王枚同志的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艰苦的岁月里,毛泽东和人民同甘共苦,共度难关。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他率先垂范,开荒种地,树立了共产党人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

抗战时期,由于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及封锁,造成了解放区严重的经济和财政困难。党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毛主席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1939年开始,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先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军民每人都要参加种粮纺棉工作。毛泽东主席也分得一块土地进行耕种,一有时间,他就拿起锄头干起来。警卫员和勤务员见了忙跑过来和他一起干,毛泽东阻止他们说:"你们有你们的生产任务,我有我的生产任务,这点地,你们都干了,我没有干的了"。后来,由于毛主席工作太忙,延安农民王枚主动替毛主席代耕,并把代耕所得交给毛主席。毛主席亲笔回信致谢,信中说:"王枚同志:来信及代耕粮款收到了,感谢你的好意及援助。我不缺少物资,我决定把你送给我的三千五百元转送给你,作为我对你致谢的礼物,希望你接受。同志的敬礼!毛泽东 三月十日"。这封充满深情的信,使王枚十分感动,一直把它珍藏在身边。

由于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干部带头开荒种地,延安大生产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解放区军民不但战胜了严重物质困难,而且使解放区的财政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军队的战斗力更加提高,大大巩固了解放区,为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奠定了物质基础。这封凝结着领袖和人民鱼水深情的信,现陈列在抗日战争馆内。

(图片文字均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解放军报社网络部 联合主办的走进军事博物馆专题)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