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拍卖公司试图结盟

  3月4日到5日,上海和浙江两地的八家艺术品拍卖公司高层齐聚朱家角,举行了首届“长三角艺术品拍卖业峰会”,朵云轩、天衡、崇源、道明、嘉泰、恒利、泓盛,这几家公司占了上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数量的一半多,加上杭州的西泠拍卖,一共是八家。此次峰会,史无前例地让这批艺术品拍卖的同行们在同一张桌子前坐下,交换对于整个业态的看法。


  峰会的主题是“弘扬南方收藏文化”,实际上这个主题正反映出了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拍卖公司的集体焦虑。在去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中,有300亿元的成交总额,但大部分都由北京和香港的拍卖公司所占。峰会上,各家拍行高层也均承认,曾经一度占据过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长三角艺术品拍卖,在北京和香港两地同行的夹击下,市场份额正被不断蚕食,“南弱北强”的格局业已形成,南方拍行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同盟,共同应对行业格局的逆境,才是此次峰会的真实目标。峰会发起人、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总裁赵涌表示,虽然大家还没有拿出具体的合作计划,但大致的意向已经出现,对于首次这样的尝试而言,已经不错了。朵云轩拍卖行常务副总经理承载则认为,长三角的拍卖公司一起,组成一个近似于同业公会的联盟体系,对于今后的生存发展大有裨益。


  对于造成长三角地区艺术品拍卖逐渐低迷状况的原因,各家拍行看法不一。赵涌认为,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同西方艺术品交易从伦敦独大到纽约崛起那样。但作为服务业的艺术品拍卖公司,且不论市场格局的变迁,做好自己的服务永远都是必需的。服务,也不只是对客户的态度,“一个服务员,盘子打翻在客人身上了,再客气也白搭。”赵涌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艺术品的品质才是拍卖公司生命之维系。


  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赝品横行早已不是秘闻。在拥有法律上的免责条款并且没有严格的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拍卖公司的自律程度成为塑造口碑、吸引藏家和买家的重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长三角地区艺术品拍卖的困境,大抵要靠自己走出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