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2011年首场拍卖3月中旬举行嘉德四季第25期3月16日拉开帷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齐白石《三千年之果》


  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以573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站上了新的高点,在春天悄然而至的时候,人们总会好奇今年的拍场动向将会如何,是否还将有新的可能,而每年三月的嘉德四季总是观察市场端倪的一个好机会,相信藏家都正拭目以待。


  嘉德四季第25期拍卖会,携中国书画(3100余件)、瓷器家具工艺品(近2500件)、古籍善本(770余件)、国酒茅台(60个标的、300余瓶)翩翩而至,将于3月16日至18日举行预展,19日至22日举行拍卖,地点均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执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十六国春秋一百卷》4函32册


  此次中国书画部分7大主题专场璀璨夺目,齐白石《三千年之果》、《铁拐李》,傅抱石《春风杨柳万千条》、陆俨少《雄奇雁荡》等单品值得着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还将在嘉德四季中首次推出古代书法专场“心画――中国古代书法专场”。瓷器家具工艺品部分琳琅满目,“掌玩心悦”(小件瓷杂隽品专场)、“翰庭遗珠——清代家具构件及中国古典家具”、“紫玉天虹”(古代、当代紫砂器专场)等主题专场引人注目;叶义旧藏竹雕专题、龟阜斋与静妙轩藏砚专题以及霞云阁藏明清艺术文献专题、鸡翅木家具专题等也是好戏连连。“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执壶”、“清雍正 仿官釉螭耳八方扁瓶”以及“明 犀角十八学士图杯”尤其亮眼。古籍善本部分,《十六国春秋一百卷》为清咸丰间广东邓氏锡活字印本,这也是迄今为止邓氏锡活字印本首次露面,极其珍罕;此外,三位重要藏家专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三》以及《梁启超致孔希伯书札》均值得关注。茅台酒方面,推出不同年份、不同容量的五星牌、飞天牌贵州茅台酒,还有国宴特供酒—“黄茅”、“酱茅”。此外,还特别征集了一系列茅台酒厂出品的限量版特殊纪念酒。最值得关注的是一瓶保存完好的、一九五六年出厂的土陶酒瓶茅台酒,想必定能备受藏家瞩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56年五星牌贵州茅台酒


´,´

  中国书画


  此次书画部分为大家精心呈上了15个场次、7大主题专场共3100余件拍品。尤以“狮城收藏”、“名家墨缘”、“浪数庋藏――中国近现代书画精选”、“杏林精舍”、“一粟山房”、“一代书圣——于右任”、“心画――中国古代书法专场”等主题专场极为亮眼。


  新加坡是上世纪末期海外重要的展览及收藏重镇,许多现当代艺术家,如:吴冠中、李可染、吴作人、陆俨少等都留有作品在星洲,老一辈的艺术家、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更是与星洲有着不解之缘。此次“狮城藏画”专场得到新加坡重要藏家的大力支持,五十余件作品,其中有二十件出自“秋斋藏画”,此专场有不少别致的作品值得藏家驻足。


  重量级作品――齐白石先生的《三千年之果》,可谓齐老盛年之佳作,八十五岁之后便是齐老走向艺术颠峰的重要时期。此画中钤有“吾年八十八”一印,这年是齐老创作的高峰,作品多且题材多样。此轴扑拙华滋,构图饱满、着色大胆、落墨简洗,可称之为“三饱”之作。晚年的齐白石花果很多带有中国传统美好寓意的作品,代表长寿的桃子即是其中之一,此作也正是如此。这幅画的跋上是由行书写出的“三千年之果”,说明这幅画描绘的是寓意福寿千年的寿桃。只撷取桃树的局部,用笔凝练遒劲。以大写意笔法直接用洋红泼写桃实,后以藤黄点化,表现出桃子的质感。再以淡墨描写叶片,焦墨勾勒出轮廓和脉络。叶片焦墨的凝重苍劲与桃实的鲜润娇艳,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使得整个作品看上去既单纯又丰富。


  另一件齐老作品《铁拐李》也值得关注。齐白石年轻时画过《八仙图》,六十岁以后,只画八仙中的李铁拐,特别在1927至1928年,创作了很多幅。他对李铁拐的兴趣,一是因为这个形象触动了他的所思所感,二是买画者的要求。他早年所画,多柱杖立姿,强调主人公的“拐”相,晚年所画,多坐姿,强调主人公的神态和亦丐亦仙的身份。早年画的是一个传说人物,晚年则要藉以喻事喻理。 晚年画的李铁拐,有正面,侧面,有背着葫芦,抱着葫芦,大都蓬头垢面,短须,一副乞丐模样。画上题诗也多种多样。如果联系二十年代齐白石的情况,不难看出隐蔽的自喻因素。在他看来,自己的艺术长期不被理解,是一些人只看他的出身和外表,这正如把李铁拐看作“饿殍身家”。但这类含自喻之意的绘画与诗歌,鲜有愤懑之情,而更多的是幽默和无奈,以及寓于这种幽默、无奈中的智慧。


  陆俨少的《雄奇雁荡》则是大幅巨制,清润隽永,云霞氤氲,混沌中见奇秀。本幅写于1983年,即在他第二次壮游雁荡之后,展现了陆俨少晚年浑厚雄健、沉着痛快的典型风格。其用笔饱满酣畅,老辣而醒目,在传统山水画中有着水墨交融的流动感,达到了“元气淋漓障犹湿”的高超境界。陆俨少虽多次作雁荡之景,却并不千篇一律,而是幅幅章法灵活,气韵生动,此画体现了陆俨少独特的技法风格,而又别具一格,为其晚年之佳构。


  傅抱石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小中见大,其诗人般的气质在作品中不经意地流淌,淋漓洒脱的笔墨,将毛主席的诗词以传统文人绘画的手法融入现代语境的最好诠释。1950年,傅抱石开始根据毛主席诗意进行创作,以现代人的诗入画境,这是新的创意。这一时期傅抱石创作出诸多堪被重视的珍品,这一批作品同写生的作品相比,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春风杨柳万千条》正是此时期根据毛主席诗词十六章而作,作者运用多种娴熟的笔墨技法,在画幅上倾泻出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将主席诗中的意境完整地再现出来,拓展了中国画的新笔墨、新意境。将诗词的意境移入画面,需要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敏锐的直觉,十分难得。


  “名家墨缘”专场是嘉德四季一直延续的一个精品版块,此次推出了八件齐白石的作品,有秋虫、南瓜、水族、秋菊、人物、游鱼等多个题材,时间跨度其七十至八十多岁近二十年光阴,作品传递着齐老质朴的艺术本性。此外,本场黄宾虹的青绿山水《碧螺雨润图》、《山居图》可谓其标准之器。除齐黄二老外,在此专场还将展示近现代八位艺术大家作品。程十发为电视剧所作的插图《儒林外史故事十帧》、石鲁《慧眼识真才》、李可染牧牛图》、《爱晚亭》、张大千《华岳仙掌》、陆俨少《丹霞翠雾图》、徐悲鸿《奔马》三帧、潘天寿《兰花幽禽》、吴昌硕《菊石图》、《篆书临石鼓》长卷等,均为各家的精良之作。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此次特别推出了被书坛喻为近代“草圣”的“一代书圣――于右任”专题拍卖。于右任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历史上能在政治有重大建树,而又同时在文化上有重大贡献,二者能同载史册,数千年来寥寥可数,于右任为其中之一也。于老一生的作品颇丰,此次推出于老早、中、晚三个时期百余件精彩作品。其潇洒脱俗,简洁质朴的书风被后学之人追摹。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中,于右任书法专场曾创出138件作品百分百成交,总成交额超过4500万元的佳绩,此次再次推出专场,想必会引起众多爱好者的关注。如:草书《史记吴子胥列》、草书《致杨彰对联》、草书《致介眉先生对联》、草书《致广仁贤侄对联》、草书《致伯羣先生》等作品,于飞动中见俊逸,于疏放中见规矩,外柔而内刚,笔简而神完,不容错过。


  书法艺术是这两年开始走热的一个板块,自2009年秋拍中国嘉德推出了“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之后,反响颇佳,古代书法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近两年,古代书法艺术在被学界和藏界认可的同时,在市场上的表现更是突出在价格的不断推高和刷新,成为古代艺术品市场又一增长点。此次嘉德四季将首次尝试以单册形式精选33件古代书法作品集成“心画――中国古代书法专场”专场。此专场不仅有明末清初二杰王觉斯、傅青主的绫本大轴,还有明中后期以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诸家的信札、册页,清初康雍干三朝重臣的张照,以及乾隆四家之中的王文治,梁同书等诸多佳作。王铎《行书五言诗》、傅山《草书七言诗》、黄姬水《草书七言诗》、王谦《临书卷》、董其昌《草书卷》、王文治《行书七言诗》等作都值得着重关注。


  日本藏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一直以来被国内藏家所青睐,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崛起,使得日本藏家和行家纷纷让出手中藏品,在近几期的拍场中不乏有上乘作品的出现。此次“日本藏近现代书画”专题与“日本藏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共计500余件拍品,囊括诸多名家名作作为书画收藏,实为难得。此次这一部分古代书画中,日本藏家精选的董其昌《溪山初霁》,传承有序,卷后有查士标、汪睿、曹溶题跋,殊为难得。汪承霈、余省《草虫花卉册》,原为清宫旧物,后流入日本,今重归故国,值得藏家们重点关注。此外,蔡嘉、李鱓等合作《山水花卉册》、翟文英《听泉图》也是少有的佳作。“一粟山房”主人,曾于去年推出“中国古代书画小幅精品”专场,博得众藏家们好评,此次又推出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所选50余件作品,涵括明清诸家,相信仍会成为竞拍的热门。另有海外藏家提供“浪数庋藏——中国近现代书画精选”,40件拍品包括齐白石、张大千、吴昌硕、王震等近现代大家的多件精品佳构,也必将成为此次四季拍卖的亮点。


´,´

  瓷器家具工艺品


  此次嘉德四季瓷器工艺品部分可谓琳琅满目,精品与精彩融汇其间。“掌玩心悦”、“翰庭遗珠——清代家具构件及中国古典家具专场”、“紫玉天虹”等专场璀璨夺目,叶义旧藏竹雕专题、龟阜斋与静妙轩藏砚专题以及霞云阁藏明清艺术文献专题等也是好戏连连。


  其中,瓷器部分,既包含了“明崇祯 青花西厢记人物故事图筒瓶”、“清康熙 五彩神仙人物图观音瓶”等深受四季瓷器买家喜爱的过渡期瓷器佳作,又不乏“清乾隆 月白釉模印几何纹豆”等传统官窑精品,而这其中又以“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执壶”以及“清雍正 仿官釉螭耳八方扁瓶两器”最为引人注目。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执壶”造型丰腴端庄,其原型为西亚银制执壶,永乐御窑首创为瓷质作品。乾隆皇帝对永宣青花的苍劲深沉极为尊崇,曾多次命景德镇御窑厂仿烧,本品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壶通体以青花描绘而成,青花发色青翠艳丽,纹饰布局主次得宜,层次清晰。此壶不仅造型和纹饰与永宣器分毫不差,其青花画法也着力师法永宣笔意,花纹浓艳,重笔点染,以仿明初“苏麻离青”铁锈斑之效果,凝重妍丽,苍雅雄劲。本品造型稳重典雅,青花发色艳丽有加,纹饰绘制工丽细致,时代特征明显,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乾隆官窑代表作。


  如果说上文所述“青花执壶”代表了乾隆时期青花瓷器最高水准的话,那么“清雍正 仿官釉螭耳八方扁瓶”则是一件更为珍罕的雍正单色釉瓷器隽品。本瓶唇口短颈,腹部扁平,方圈足外撇,其造型理念源自永宣背壶,再加以变通,将腹部改制为八方样式,寓“四方四隅、万国来朝”之意,此外还于肩颈相交处添饰对称螭龙耳,从而使整个器物于沉稳中蕴藏变化,庄严中富于生机。瓶通体满施天青色仿官釉,釉面肥厚而纯净,釉色端庄而素雅,超凡脱俗,使人观之心旷神怡。雍正皇帝对古器的摹制理念是好古而不泥古,不是一味模仿原件外形,而是更注重气韵的相似,本品即是这种理念的完美诠释。本瓶将宋瓷釉色与永宣背壶造型融为一体,中华瓷业两大黄金时期之精华融于一器之上,水乳交融,毫无生硬之感,实在是一件蕴含古韵,又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大胆之作。


  工艺品部分,除了历来颇受买家追捧的玉器、犀角等门类中继续有“明 犀角十八学士图杯”、“明万历玉雕八仙祝寿图执壶”、“明 犀角兽面纹螭龙杯”、等精品推出外,亦有一方”清早期 铜马槽炉”现世。此炉刻“明兹家藏”私家款,其形式品味与王世襄之“湛氏之炉”马槽炉如出一辙,实属罕品。此外,本次拍卖的最大亮点,就是我们极为有幸征集到香港著名收藏家叶义先生旧藏的一批竹雕珍品。叶义先生早年曾先后在香港大学和上海医学院攻读医科,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军医,抗战胜利后去英国深造,作为香港著名竹刻收藏家,叶义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搜集有意趣的竹雕作品,到1978年时任香港艺术馆总馆长的谭志成合作举办了一个大型的竹刻展览,展出211件竹刻精品,同时他们还合著《中国竹刻艺术》上下两册,这两本书至今仍是研究中国竹刻的权威资料。此批竹雕也曾为叶义先生旧藏, 1985年于香港拍出,其中以笔筒和香筒为主,历经辗转,现今再一次集体亮相,实乃幸事。


  此外,本场拍卖与以往历次嘉德四季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有多个主题专场推出,其中首推以小件瓷杂隽品组合而成的“掌玩心悦”文玩专场。


  清朝乾隆年间,国力强盛,民生安乐,尚古之风兴盛。乾隆皇帝本人追风逐雅,尤爱收藏,搜集了典籍、书画、玉器、青铜器等各式各样的文物,万千珍宝尽藏紫禁城。日理万机的皇帝,却喜欢随时随地的赏玩。为了赏玩的便捷,皇帝经常命工匠特制出玲珑精巧的玩物或将大型器物仿制出袖珍品放在身旁的盒匣中。皇帝的喜爱、技术上的进步促进了能工巧匠的不断创作。在重器珍品不断涌现的同时,这类股掌间赏玩的袖珍玩物也层出不穷,配以机关玄妙的百宝箱,彰显玩者的奇思异趣,令人拍案叫绝,赞叹不已,俨然形成另一种独特的赏玩途径。


  此次嘉德四季拍卖会中,即精选各类袖珍逸品200余件呈上“掌玩心悦”专题,精巧奇幻,古意荡漾。盈盈一握中,乾坤颠倒,刹那芳华间,仰饮岁月,直追清帝多宝盒中袖珍玩物之神髓,以慰玩客藏家风雅闲适之心。如:“明万历 青花五彩人物故事图小罐”、“清乾隆 田黄随形章”、“清乾隆 象牙归舟图宫碗”、“清雍正 青花婴戏图倭角方瓶”均是其中精品,期待和藏家一起掌玩心悦。


  “翰庭遗珠——清代家具构件及中国古典家具专场”是家具板块的一个特色专场,明清家具可谓中国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优良的材质,高超的工艺,唯美的设计,可称无法比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批榫卯精良、装饰繁复、不惜工本的家具。此次嘉德四季中将为藏家精心准备此专场,囊括近140件重要明清家具构件及家具,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从中我们依稀可品味当年的匠心与天工。


  其中,首次推出鸡翅木家具专题。鸡翅木家具在中国古典家具界中的地位很高,但时至今日,经典的传世品比较少见。此次推出鸡翅木家具专题,希望能够重新审视其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重焕昔日风采。鸡翅木乃明清硬木家具常用材质之一,言其原始树种为“红豆”树,其特点是肌理致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纹,尤其是纵切而微斜的剖面,纤细浮动,予人羽毛璀璨闪耀的感觉。此次一件“十二扇鸡翅木隔扇”每扇可自由拆卸,绦环板为双面工,一面饰以博古图、四时花卉、人物故事等清中期常用图案。另一面饰以“百寿图”, 由古今各体寿字组成,为祝寿之用。所有图案均采用铲地高浮雕,刀法犀利,一气呵成,工料俱佳。“鸡翅木大画桌” 选材华美,用料厚重,并且曾编入周默先生所著《木鉴》一书,传承有序,实为一件重器。此大画桌有束腰结构,方腿内翻马蹄,束腰铲地起线掏鱼门洞,极具情趣,牙板饰拐子纹,为清中期常用装饰手法。画桌为明清文人书斋必备之物,于同类家具中价值最高。


  此外,数件家具构件及家具值得关注。如:清乾隆“神皋纪庆”款紫檀龙纹册页盒,选料上乘,木质细腻,颜色黑紫,制作精细,雕刻工整,为典型造办处之“紫檀工”,宫廷气息浓厚。盒面上填金四字铭文“神皋纪庆”,为盒内原贮玉册之名称,清宫器物以华丽凝重为美,本件册页盒正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另一如意柄,正面雕饰云龙海水纹,其中龙纹以象牙雕刻染色而成,背面阴刻填金“臣”字款御题诗一首。如意的首尾两端及中部分别呈云头形、长方形、正方型,原镶嵌白玉饰件。此三镶如意材质讲究,做工精细,制作巧妙,皇家风范,一览无余。


  此次还有极为难得的黑漆交椅,其保存状态相当的完好,除椅面为新编以外,都原汁原味地保持了数百年前的旧貌。糊布髹黑漆,通体遍布美丽的断纹,是典型明代制作的交椅。流传至今仍旧可以供人使用。置于室内,不但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也同样具有家具的使用功效,其收藏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实为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


  此外,本场拍卖还将推出1944年初版古斯塔夫.艾克著《中国家具图考》,1970年初版安思远著《中国家具》,白德来著《中国家具》等重要文献资料以飨同好。


  紫砂部分,古代与当代紫砂器齐聚共同推出“紫玉天虹”专场,不乏大师佳作现身。古代紫砂部分,既包含了龚心钊旧藏王南林制俱轮珠壶这样的品茗佳器,还有“泥中偶趣”紫砂杂项专题,相信一定会引起买家的浓厚兴趣。现当代紫砂部分,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紫砂大师的作品均将亮相。顾景舟“座有兰言”紫砂壶,造型典雅古朴,线条如行云流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赏,都完整流畅。顾景舟先生的紫砂壶看似朴实无华,细细体味,会发觉韵味悠远,佳器天成,泥料温润绵密,包浆浓厚,丰盈饱满,底款为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另一把顾先生的“供春壶”,则大巧若拙,每一个肌理的处理都恰到好处,细腻又不失朴拙,即体现了材质之美,又没有受材质之束缚。将此壶握在手中,可以体会其独有的审美情怀,成了创作和和使用者跨越时空的连接载体。朱可心的“大报春壶”格调清新,大气、端庄,线条饱满,风韵别致。蒋蓉的“十一头青蛙荷花壶”灵巧生动,趣味十足,取材于自然,又匠心独具,所作作品生机勃勃,栩栩如生。


´,´

  古籍善本


  此次古籍专场为藏家奉上了772件拍品,门类齐备,相信大家均可尽情选取心头所好。首当其冲的当属藏家之书。


  潞河张氏旧藏,为近代中国重要政治人物张翼之物。张翼,字燕谋,清光绪间内阁学士,曾于1901年陪同醇亲王载沣出使德国,精鉴藏,收有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西周青铜重器克镈等。“潞河张氏旧藏”曾在2010年嘉德四季第23期拍卖会古籍拍卖专场中大放异彩,此次再度上拍5件拍品,均为近代重要史料,可窥清末中国外交内政之实。如:《伍光建致张翼书札》1通1页附封、张翼所记《赴英涉讼日记》、《溥杰致张叔诚夫妇书札》1通3页附封、翁同和请安折》1折附封,皆有故事可寻。


  另有某藏家藏品73件,该藏家为近代著名诗人,所藏多为集部善本,不乏明清佳刻。内有明万历三十八年刻本《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上下卷、附录一卷》、明万历四十六年曼山馆刻本《玉堂丛语八卷》、清光绪二十七年秋玉情瑶怨馆单刻本《巴黎茶花女遗事》等,皆为读书人品玩之书。


  此外,另一位重要藏家所藏古籍善本99件,经史子集俱全,其中清嘉庆十八年阮元精刻本《毛诗稽古编三十卷》、清道光岭南潘氏海山仙馆据康熙扬州诗局刊《佩文韻府一百六卷、韻府拾遗一百六卷》、清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元年宝华庵影刻明成化刊本《东坡七集一百十卷》等,值得藏家关注。


  古籍方面,《十六国春秋一百卷》4函32册,为清咸丰间广东邓氏锡活字印本,这也是迄今为止邓氏锡活字印本首次露面,极其珍罕。


  清道光间手写本《东华录三十二卷》2函16册,首有蒋良骐序,奕赓弁语。此书为奕赓校正,并有道光戊戌年弁言。抄书纸为专用专印,抄写工整,似为奕赓稿本。未见公藏著录。


  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鸿雪因缘图记》2函10册,内有三集240图,清代麟庆所撰,汪春泉等绘图,图文并记,实录各地山川风貌。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中著录此书,称其“以图来记叙自己生平,刻得很精彩,可考见当时的生活实况”。


  《侨吴集十二卷、附录一卷》1函8册,为虞山周左季鸽峰草堂精钞本。此书以“学佛庵钞藏虞山周氏文房”专用蓝格纸誊抄,内有朱笔校订,精美非常。曾属王氏九峰旧庐旧藏,为上海图书馆退还之物。


  碑帖方面,劳氏旧藏碑帖拓片15件,为劳健旧藏之物。此次上拍的劳氏所藏《九成宫醴泉铭》,钤有“赐福堂”、“枕经书屋收藏之印”,周季木题“明拓醴泉铭”,碑拓有额,字口细瘦,考其末行“永保贞吉”,应为明末清初所拓,内有黄彭年题跋,亦属难得。


  佛经方面,《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八十三》1册,首印“圆觉藏司自纸板”,当为南宋思溪圆觉禅院刻本。思溪藏始刻于南宋靖康元年,南宋端宗景炎元年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即圆觉禅院)遭毁,经坊及大藏经板付之一炬,《思溪藏》成为了真正的“南宋版”,流传罕见。清末杨守敬曾从日本寻回《思溪藏》一部,惜不全,此件或为其中一册。《致堂读史管见》1册,为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衡阳郡斋刻本,宋本难觅,可称珍罕。


  除却古籍碑帖,书札类不乏精品。如《中兴将帅十七家书札》1册,内收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等书札22通53页,多为《明清名家书法大成》著录。另有《梁启超致孔希伯书札》5通附1封、《黄炎培致胡适书札》3通6页、《任继愈、陈立夫等致石峻书札》9页4封等。


  版画方面,经梳理分为解放前木刻版画、第一至四届版画展览会部分展出作品、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展部分版画作品、五六十年代部分名家作品共四类,多为李桦、古元、罗清桢等名家佳作,多次出版著录。


  陈香滋气—国酒茅台臻品


  继上一期嘉德四季后,此次再次推出“陈香滋气—国酒茅台臻品”专场。茅台酒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贵州茅台酒在国人心中一直就是“国酒”,不仅因其醇厚细腻、幽雅绵长的酒品备受推崇,而且,在内政外交的重要场合都会出现茅台酒的身影,真正做到了享誉国内外。此专场推出不同年份、不同容量的五星牌、飞天牌贵州茅台酒,还有国宴特供酒—“黄茅”、“酱茅”。此外,此次还特别征集了奥运纪念酒,五十年国庆纪念酒,香港、澳门回归纪念酒,千年纪念酒,人民大会堂特供酒等一系列茅台酒厂出品的限量版特殊纪念酒。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澳门回归纪念酒均有纪念证书,还有茅台酒厂董事长季克良和袁仁国的亲笔签名,极具收藏价值。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一瓶保存完好的、一九五六年出厂的土陶酒瓶茅台酒,看似粗糙的陶瓶却显得敦厚、朴拙,极具岁月感,恰到好处的体现了茅台酒古老而独特的气韵—醇厚、悠长。难得的是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逝,此瓶茅台酒保存完好,瓶身仍然保存有出厂时的棉纸包装,后面的标签可以清晰的看到出厂日期:“一九五六年十月九日”。时光不仅无法磨损茅台酒的光华,反而因陈年的存放,更加厚重、隽永。品味酒香,品味岁月,此瓶难得一见的茅台酒,定会引来收藏者的关注目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