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千年石窟壁画脱落严重 修缮保护成国际性难题

  中新社兰州3月3日电 (记者 朱世强)记者3日从甘肃南石窟寺文物管理所获悉,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南石窟寺石窟内的浮雕、壁画脱落及岩体风化现象比较严重,加之没有技术手段降低山体含水量,阻止水分向窟内渗透,“窟内浮雕和壁画面临进一步恶化趋势”。 该所所长曹应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建于侏罗纪红砂岩上的此石窟群,开凿年代久远,岩体本身风化严重,其又处于泾河岸边,山体含水量大,较高湿度加剧了石窟风化和浮雕、壁画脱落的速度,对建在这种岩体上的石窟进行保护是一个国际性难题。


  南石窟寺位于甘肃泾川县泾河北岸山崖,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是中国北魏至唐代佛教石窟寺,其主体造像为7米之高的7佛造像和2尊弥勒菩萨像,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应强表示,尽管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因没有技术支撑给石窟安装数字恒温、恒湿设备,以此来调节窟内温湿度、延缓窟内浮雕和壁画脱落,目前,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2005年,南石窟寺主窟东大窟窟顶重约500公斤石块掉落,导致石窟顶部出现大洞;2006年,该窟同一位置再次出现塌方;2008年,汶川地震致使该窟窟顶坍塌部分面积增大。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处负责人表示,南石窟寺的保护难度的确较大,尤其是山体含水量大、湿度加剧石窟风化和壁画脱落的客观现象一直是长期困扰的问题。关于石窟的保护修缮方案已申报国家文物局。


  据知,南石窟寺主管部门已于去年向美国大使文化保护基金申请了南石窟寺窟顶排水工程项目,申请已经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实地考察和大使审核,现正在最终核准阶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