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买艺术品比买车Easy(图)

  《三联生活周刊》2011 年第2 期的封面标题为:艺术品拍卖的资本定价时代——大鳄凶猛,主编朱伟在新浪上发了条微博(http://t.sina.com.cn):“新一期封面讨论资本大鳄开始大量涌入古董投资,在依据自己的意愿,左右这个市场。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结果,是收藏家正被无情地逐出这个市场。当原来几十万的东西短短几年

  就可变成上千万,赝品也可击鼓传花时,大鳄们都开始戏游其间。有识之士认为,现在这个市场,可能已经透支了十年的体量。”此“围脖’被转帖280 次,

  原文评论102 条

  尤永:“朱老师文章惊动中央。为抑制文物艺术品价格上涨,维护中华文化艺术第三世界价廉物美之国际形象,中央决定,自2011 年起,实行古董文物限购令:参与拍卖者必须先摇号取得指标后才能拿牌,一张号牌限购一件艺术品,一家拍卖公司一年只准搞一次拍卖,一次拍卖最多只能办一千张号牌。”“三联朱老师文章发表后,为抑制通胀,帮助资本家管好钱袋子,中央又决定,2011 年,实施古董限价令:中国古董最高价不得超过一亿人民币。一旦竞价过亿,举牌无效,竞拍者以抓阄定归属。比如平安帖,一个亿以上有三个人在举牌,这时候拍卖师当场宣布举牌竞价程序结束,自动转入抓阄程序,谁手气好归谁。”

  Tina 秀:“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态不好,知识分子最容易心态不好。自己买套房子花几百万,还要背几十年的贷款,看着别人买个瓶子花几个亿就不平衡。建议三联多去现场看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资本”在拍卖中花钱,跟咱们逛超市一个概念,什么叫透支了十年的体量?就像光脚的人担心UGG 太热,烧坏了别人的脚一样。”

  余德耀:藏家不笨,别低估其智慧。

  眠琴山房:被资本“无情”逐出这个市场的原本就不是收藏家,只是进入这市场比较早的一部分人而已。中国的收藏家队伍还在建立初期,资本进入这个市场尽管最初是以获利为目的,但不可否认,他们中会产生中国第一代收藏家。文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靠的就是历朝历代的富人传承下来的,请尊敬他们。

  莉莉江:三联的大专题常常既大且空,而且观点谬误。收藏本就需要强大的财力,难道非要收藏和股市一样,一群群的大爷大妈,每天进进出出千儿八百元的。收藏能成家的一定是凤毛麟角。

  李静天天过年:天朝绝大多数都是穷人,其中又大半是心态不好的穷人,所以“资本”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一方面,媒体从业者大部分都是穷人,另一方面,媒体又希望捕捉更多穷人的眼球。毕加索可以卖到1 亿美元,中国的东西卖几千万怎么了?买毕加索的人都是三联所谓的“收藏家”吗?没有资本的力量在其中吗?

  对此我刊认为:一直在见证着各种拍卖,天价的产生我们也傻呼呼地张大嘴找着、看着,心想这得多少套房子呀;流标的时候也在,如果是朋友的作品,恨不得自己举牌给拿过来;没事干的时候,也和圈子里的朋友聊些三八,主要是交换一下某件作品到底是谁买的?拍卖对于我们编辑来说,最辛苦也最有意思,朱伟此话一出有点过激,我们这么小众的圈子得罪谁了?用的着拿我们出气吗?好像自己多懂一样,还是回家唱两遍《忐忑》调整一下内分泌吧!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