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和庄智博夫妇:烟壶见证40年真情

  文:杜卡

  在鼻烟壶收藏界,另一对德高望重的收藏家夫妇,则是玛丽和庄智博 (Mary & George Bloch)。2009年随着庄智博的去世,玛丽对收藏鼻烟壶的热情也有所减弱。加上庄智博在患病的时候,早已有了周详的卖出计划,玛丽认为是让其他收藏家分享他们收藏乐趣的时候了。

  1917年,玛丽的父母从波兰华沙来到中国定居。出生在天津的玛丽,7岁那年认识了比利时领事的女儿,并常常去她家探访。当时,放在陈列柜内的鼻烟壶迷倒了玛丽。她决心,将来在自己的睡房内也要放满鼻烟壶。

  而出生在维也纳工业世家的庄智博,多少是受了玛丽的影响。上世纪30年代,在英国就读的庄智博接连听到噩耗。先是他的父亲在维也纳逝世,接着纳粹德军又在此时攻占奥地利,将庄智博的家族生意纳为公有。1938年,身揣20英镑的庄智博,来到了犹太人聚集的上海。不过很快他便在当地的建筑材料批发公司找到了差事,几年后又离开公司自行创业。1949年,庄智博移居日本,向驻防亚太基地的美军士兵及人员销售手表,并开创了他的兴利国际有限公司(Herald International Ltd)。1955年,他又来到香港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1969年,庄智博和玛丽共结连理,也开始了他们广泛的艺术品收藏之旅。

  玛丽和庄智博夫妇在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购买鼻烟壶。夫妇俩聘请了莫士挥做顾问,并听取其建议,只买那些品质最棒的。如今,还是莫士挥帮Bloch家族卖掉那些收藏。

  莫士挥推荐宝龙拍卖行负责这次交易,并把拍卖地点选在了临近大陆的香港,而不是纽约。莫士挥曾写过7卷的庄智博藏品目录,因而大大缩减了宝龙在编写和印刷图录方面花费的宝贵时间和昂贵开销。拍卖会果然十分热烈,来自香港、新加坡、台湾、东京、澳大利亚、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和纽约等地的古董商和买家云集于此。其中不乏一些业内大腕,比如香港的张宗宪,洛杉矶的Clare Chu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