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军械库艺术博览会3月3日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尽管创立时间不过十来载,但军械库艺博会的名声已经和巴塞尔和科隆看齐,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艺博会之一。回看2010年,军械库吸引了55个国家的243家画廊参加,并创下了6万人次的参观纪录,而交易情况也是10年来的佼佼者。


  2011军械库艺术博览会3月3日至6日在美国纽约举办,分现代和当代两个部分,我们且看2011年的军械库又会创下什么纪录。


  军械库博览会的前身是创办于1994年的葛莱美西国际艺术博览会(The Gramercy international Art Fair)。那一年,年轻的画廊老板帕蒂•赫恩(Pat Hearn)夫妇、以及马修•马克斯(Mathew Marks)和保罗•莫里斯(Paul Morris)四人在曼哈顿的葛莱美西酒店举办了第一届葛莱美西国际艺术博览会。当时参展的画廊只有30家,而这种将酒店客房作为临时展览空间的模式一直持续了5年。1999年,为了保证展览的规模与质量,葛莱美西国际艺术博览会迁到曼哈顿Lexington大道和26街交口的军械库,也就是1913年著名的“军械库艺术展”所在场地。这场在美国艺术史上具有革命性质的展览第一次完整地将欧洲现代派艺术介绍给美国人,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学院派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将收藏界的视野和艺术市场的疆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在此之前,美国人对现代艺术知之甚少。展览使他们开始意识到,原来现代艺术并不是一小撮人无厘头的反叛与胡闹,而是一场艺术领域中的广泛运动,一个现代社会里波及面颇广的进行时事件。


  考虑到军械库在现代美术史以及美国人心目中的位置,“葛莱美西”在迁址后便更名为“军械库博览会”(The Armory Show),当年的参展商发展到74家,在质量和规模上完全可与美国老牌艺博会The Art Show相媲美。不同于The Art Show仅针对美国本土画廊的眼光,军械库博览会将目标定位于当代前卫艺术的推广,并且只接受第一市场——画商的申请,展出在世艺术家的作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