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每年至少举办100次美术展

  2月25日,常州召开全市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会。常州市文广新局表示,正在起草并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确定的《常州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更好地落实文化惠民的各项重点任务。


  精品创作


  每年新创作剧本20个,新上演剧目3-5台,推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创作排演锡剧交响乐《周璇》,争取获国家级大奖。


  传承“常州画派”,每年创作40-50幅书画精品。每年至少举办100次美术展览,建立“常州画派纪念馆”。


  出版《常州词派丛书》,确立常州在中国词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启动“阳湖文派”研究、出版工作。点、校、注《常州赋》,编撰《常州人物大辞典》。


  公共文化


  到2015年,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的比例达到60%。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单位,坚持免费开放,提升服务质量。辖市、区均建有一所包括成人、少儿在内的具有不同特色或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或市公共图书馆分馆,力争提供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全市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人均1.5册。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各类非营利性质的文化设施,培育50支社会、民间特色文化团队,30家民间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等,更好地向社会开放服务。争取迁建吴青霞艺术院、规划建设市美术馆。


  文化遗产


  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加强大运河保护,努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完成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争取使全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所增加。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公布第六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70%的文保单位得到修缮保护。完成溧阳博物馆、苏东坡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建设,完成张太雷纪念馆(中国青运史杰出人物纪念馆)环境整治及改扩建工程,筹建常州考古研究所。


  文化产业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现代旅游、新闻出版、新兴媒体、休闲娱乐、工艺美术和文化会展等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常州支柱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培育并形成5家超5亿元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家超亿元的大型龙头文化企业,100家规模以上重点骨干文化企业。


  文化市场


  调整网络文化市场结构,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连锁网吧门店达到95%以上,培育本市网吧连锁企业3家以上。发展美术品市场,力争全市创建2家国家级“诚信画廊”,建立美术品代理制度,探索美术品市场交易机制,建立美术品评估、交易制度,规范市场管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