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画收藏投资心得

  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收藏总结了三点国画收藏的心得:

  (一)收藏功力——功夫在画外。要研读作品,先研读画家。对画家的生平、画风、个性、代表作品、主要特征都要有深入研究,尤其在赝品充斥的市场环境中,只有认真研读画家才是研读作品的根。其中最重要的是,研读画家的画法,用笔、用墨、用印、章法等。不同时期画家的经历和画风及其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紧密相连,也可以从多方面结合去判断画作的真伪,这些都是帮助收藏者发现真金的主要途径。

  (二)收藏信息——圈子拓眼界。做国画收藏,不能完全闭门造车。不仅要有潜心学习和研读的钻劲,还要敢于交流,建立自己的收藏圈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的快捷,收藏也往往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热门收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藏趋势;收藏本身也会在不同时间段体现新气象,只有不断交流才能获得这些信息。

  (三)专业收藏——长短结合、去伪存真。一个专业的收藏者,不仅要有未来长线可以保值增值的藏品,更要有潮流感,对趋势把握准确。一些年轻画家作品充满创新意识,颇具新时代风貌。且这些画家都还有很好的艺术前景,其早期的代表作也将是未来收藏的目标群体;当然在当下,适当收藏一些名作的赝品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去伪存真,让自己的鉴别能力更专业化,让作品的含金量更高,其收藏的价值将更突出。

  国画收藏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只要投资得法,小小的投资也可以做很好的收藏。希望收藏爱好者不必走入大手笔收藏的误区,尤其在刚学习收藏的早期,往往经验不足,鉴别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建议从小的投资开始,随着鉴别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发现市场中的真金,也才能做到准确投资,收获回报丰厚的结果!杨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