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太干净是否就是新仿品
传世的古董未必如出土古董那样出现破损或沁色
文/图/表 记者林琳
“这么‘新净’的瓷器,怎么可能是真品!”收藏瓷器有一段时间的伍先生对青花情有独钟,但是经过几次上当受骗后,对市场上的瓷器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见到干净没有瑕疵的瓷器就成“惊弓之鸟”。
然而,谨慎小心的伍先生还是屡屡吃亏,看起来破旧肮脏的瓷器里赝品好像更多。“到底干净的还是破旧的瓷器才是真品?”伍先生忐忑不安,欲哭无泪。
本期鉴定:广州市文物总店张卫星
问答说明:读者可将藏品图片发至linlin@gzdaily.com进行咨询,务必选用高度清晰照片。
说明:本栏目所鉴定的作品均基于读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进一步鉴定需要观看实物。
不少收藏者特别是初入行者对“古玩”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古玩不是破就是旧,至少会沾着很多泥巴。
市场人士认为,有这样的概念,主要是因为普通收藏者们认为古董的来源就是考古挖掘而得,却不知道除了出土的古董外,还有传世的古董——“手手相传”的古董未必如出土古董那样出现破损或者沁色。
在传世古董中,有的品相好,也有的品相差,后者一般是普通的民用品,器物上有被使用过的痕迹。而品相好的古玩,自从被制作出来开始就不是普通东西,即使经过了历代的传承,依然被好好珍惜保护,很可能仍然保持原有的干净清亮。
“不能单纯以瓷器看起来新或旧来判断其真假”,市场人士认为,不然容易陷入造假者的陷阱。为了“迎合”普通收藏者这种心理,不少造假者把新仿的瓷器浸泡在泥水中,埋在土里,或者使用特别的药剂来腐蚀瓷器。
而那些把脏兮兮的瓷器当宝的收藏者,完全可以使用拍卖市场作为检测自己藏品价值的“工具”。“现在是一个卖方市场,有好东西的都是爷”,有市场人士表示,即使是大型的拍卖行也急于抢货,为了争取卖家的好东西,往往降低卖方佣金至5%~6%,甚至可能提出不需要收取佣金。
鉴定
读者:这件青花看起来很干净,很像新的,但是底款是乾隆的,请专家帮我鉴定一下到底是不是新仿还是真品(见图)。
鉴定:这件是“青花八仙人物碗”,底款为六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是一件乾隆官窑的上佳之品。该碗敞口,弧腹,圈足;通体白釉莹润,色泽温和,胎体缜密结实而显薄。碗外壁为青花描绘八仙人物,青花分水层次感强。在瓷器图案中,八仙人物首见于元代龙泉窑,至明代嘉靖时期频繁出现,至清代更是多见。
读者:这件杯(见下图)口径7厘米,高3.5厘米,感觉挺精致的,不知道是不是真品,请专家鉴定。
鉴定:此件可称为“青花缠枝莲纹小杯”,是一件雍正时期的精品。其杯体纤薄,造型轻巧秀丽,灵巧隽雅,青花发色淡雅,釉色润泽。虽然该杯颇为小巧,但是正可体现其胎体纤薄、胎釉结合紧密。因此古玩的价值并不在于尺寸大小,而在于艺术和工艺水平。此类杯在去年的广州艺拍中曾拍出50多万元(一对)的价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