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上涨 云南民间铜艺品脱销

  昆明晋宁、玉溪江川、红河石屏……云南省多处民间铜艺作坊接连出现订单剧增、生产脱销的现象。由于春节后国际铜价“高歌猛进”式上涨,带动国内铜价连续走高,消费者出现抢时间定制铜器的奇事。

  在昆明晋宁铜晋堂,乌铜走银绝艺传人李丛仲感叹:“两个月前购进的纯红铜每吨7200元,一个月前购进的纯红铜每吨8000元,现在购买纯红铜差不多8500元……原料铜价铬最近一段时间节节上涨,对铜工艺品制作有所影响。”记者致电省内多位铜艺民间工艺师,他们不约而同地透出相似的信息:铜价涨得太快也太猛,现在根本不敢预接长期大订单,而先前按合同必须完成的一些订单,现在属亏本生产。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因为当前铜价上涨趋势强劲,所以很多市场客户,特别是省外客户都倾向于下大订单,从中获取类似投资期货的高额利益。以铜胎银珐琅工艺师马德海为例,他的马来西亚老客户近期发来一个200多万元的铜工艺品订单,但是按目前铜价行情,老马不敢贸然接单。

  早在春节假期,国际外围期货市场有色金属价格全线上涨,其中国际铜期货价格更突破10000美元大关,而现在最高达到每吨10130美元。据多位民间铜工艺师介绍,当前在云南购进原料纯红铜约合每千克86元,也就是说做一件重量为1千克的普通纯铜工艺品,开模成本为300元,铜料、燃料成本大约120元,仅仅这三项最基本的成本费用就在420元左右,如果加上后期雕饰、打磨、抛光、显斑等一些特殊工艺处理,那么,在铜价高涨背景下铜工艺品很容易出现亏本。

  既然亏本销售局面难于避免,那么云南仿古铜、青铜、斑铜、乌铜走银等工艺品后期就会应市场规律调高售价,这就让敏锐的市场投资者和艺术品收藏者嗅到利好气息,因此出现当前云南特色民间铜工艺品脱销的情况。

  (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肖宇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