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文物保护尚未正常运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月16日,一名女子在遭抢劫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内走过。


  埃及文化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16日对记者说,目前,埃及形势仍处于“恢复稳定的特殊时期”,教育以及包括文物保护在内的各项文化工作等,都还来不及像以前那样“正常运转”。这位官员强调说,很好的保护文物是全体埃及人的共同意愿,因为这些文物不但属于埃及,而且属于全人类,是人类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埃及要保护好人类的这些共同财产。


  为此,埃及政府已经要求埃及军方密切配合,在这一特殊时期承担起有效保护埃及国内各大博物馆安全的神圣职责。现在,各主要博物馆仍然关闭,门前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入内,以免给歹徒造成可乘之机。一位名叫穆拉德的埃及媒体界朋友向本报记者透露,据他了解,大约有一个排的兵力守护着埃及国家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15日敦促世界各国政府、文物商以及文物收藏者协助追寻埃及国家博物馆被抢文物的下落。博科娃强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同国际刑警组织等机构合作,以找到在埃及骚乱期间被抢走的文物。


  博科娃称,埃及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埃及以及人类历史的,希望海关、艺术品交易商、收藏家等有关方高度警惕,对那些可能被进口、出口以及发售,特别是在网上出售的文化财产的来源予以验证,防止文物流入黑市。


  博科娃呼吁安全部队、海关人员、艺术品交易商、收藏者和当地居民等所有人尽最大努力,找回这些无价之宝并将它们送还博物馆。同时,博科娃还呼吁埃及军方加强对博物馆的保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博科娃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与国际刑警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国际博物馆理事会等机构密切合作,防止被盗文物流失。


  埃及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附近,在这个收藏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馆里,大约陈列着16万件以上的古埃及文化珍品,年代从史前一直跨越到公元5至6世纪。


  然而这个写满历史沧桑、让当代埃及人倍感自豪的圣殿却难逃厄运。当地时间13日下午,博物馆遭到歹徒抢劫,8件珍贵文物被盗,其中包括堪称“镇馆之宝”的阿赫纳吞法老雕像和纳法尔蒂蒂女法老雕像等。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于2月13日发布一份声明,根据埃及国家博物馆统计,共有18件文物失窃,另有大约70件文物受损。哈瓦斯表示,警方及军方已展开调查,追查被抢走文物的下落。目前已有3件文物被追回。


  埃及文化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16日对记者说,目前,埃及形势仍处于“恢复稳定的特殊时期”,教育以及包括文物保护在内的各项文化工作等,都还来不及像以前那样“正常运转”。这位官员强调说,很好的保护文物是全体埃及人的共同意愿,因为这些文物不但属于埃及,而且属于全人类,是人类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埃及要保护好人类的这些共同财产。


  为此,埃及政府已经要求埃及军方密切配合,在这一特殊时期承担起有效保护埃及国内各大博物馆安全的神圣职责。现在,各主要博物馆仍然关闭,门前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入内,以免给歹徒造成可乘之机。一位名叫穆拉德的埃及媒体界朋友向本报记者透露,据他了解,大约有一个排的兵力守护着埃及国家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15日敦促世界各国政府、文物商以及文物收藏者协助追寻埃及国家博物馆被抢文物的下落。博科娃强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同国际刑警组织等机构合作,以找到在埃及骚乱期间被抢走的文物。


  博科娃称,埃及的文化遗产是属于埃及以及人类历史的,希望海关、艺术品交易商、收藏家等有关方高度警惕,对那些可能被进口、出口以及发售,特别是在网上出售的文化财产的来源予以验证,防止文物流入黑市。


  博科娃呼吁安全部队、海关人员、艺术品交易商、收藏者和当地居民等所有人尽最大努力,找回这些无价之宝并将它们送还博物馆。同时,博科娃还呼吁埃及军方加强对博物馆的保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博科娃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与国际刑警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国际博物馆理事会等机构密切合作,防止被盗文物流失。


  埃及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附近,在这个收藏了世界上最丰富的古埃及文物的博物馆里,大约陈列着16万件以上的古埃及文化珍品,年代从史前一直跨越到公元5至6世纪。


  然而这个写满历史沧桑、让当代埃及人倍感自豪的圣殿却难逃厄运。当地时间13日下午,博物馆遭到歹徒抢劫,8件珍贵文物被盗,其中包括堪称“镇馆之宝”的阿赫纳吞法老雕像和纳法尔蒂蒂女法老雕像等。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于2月13日发布一份声明,根据埃及国家博物馆统计,共有18件文物失窃,另有大约70件文物受损。哈瓦斯表示,警方及军方已展开调查,追查被抢走文物的下落。目前已有3件文物被追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