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御瓷九秋同庆品鉴(图)
康熙后期清宫彩瓷一改此前雄丽苍劲之风格,特别在吸纳西洋技艺之后,彩料细腻柔和,气息婉约清新,以致名品迭出,惊艳古今,焕发彩瓷魅力之新姿采。2010年秋天在北京保利上拍的“御制珊瑚红地珐琅彩九秋同庆碗”即为当中杰出的一例,成交价高达448万元。
此器隽秀而娇巧,优雅而尊贵,胎体细薄坚致,内壁施白釉,温润莹美,外壁敷设珊瑚红彩为地,色泽匀净浓妍,以诸色珐琅彩料绘就牡丹、秋葵、菊花、兰花、罂粟花、秋海棠、山茶、芍药、栀子花等九种秋天盛开的花卉,构成九秋图,图中花枝招展,风姿绰约,妍美妩媚之态在秋日华光之下一展无遗。画匠以墨彩勾勒花枝叶脉,覆以各式彩料,斑斓绚丽,其中墨绿一色极为凝厚鲜亮,翠韵悠然,为后世所不及,釉上蓝彩淡雅悦目,为康熙后期彩瓷的重要色彩。此器绘画技巧高超,借以彩料之浓淡的变化来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突出花卉的立体质感。布局繁密而有致,不减清疏之气,亦见设计构图之佳妙。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遂采集九种秋草于一图,寓意九秋同庆,共贺丰收。底为青花双方框“康熙御制”四字款,为内府标准的宋椠体,笔道硬朗,端庄周正,青花深沉,紧贴胎骨。
近二十年来学术界曾出现一种观点认为康熙珊瑚红地彩绘花卉纹碗系列属于五彩而非珐琅彩瓷,并在鉴藏界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此说未能细审珐琅彩瓷的烧造背景,故多有不妥之处。随着对清宫档案的深入研究,关于康熙珐琅彩料研制的诸多史料揭示,其实珐琅彩瓷创烧成功的过程不是孤立的,除了直接复制西洋彩料以外,在研制当中不断吸收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的技术,包括部分彩料的配置均与五彩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也即是说一件康熙珐琅彩瓷不单敷饰纯粹的西洋颜料,也使用了五彩当中的大部分颜料,基本化学成分一致,因此瓷胎画珐琅器不是纯粹西洋舶来之物,而是与中国传统彩绘技术、原料相结合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脱胎于五彩而融入西洋因素为主导的产物。如果我们以此心态看待本品所代表的康熙珊瑚红地彩绘花卉题材的御瓷即可理解它们自身具备五彩的风格,但是彩料的种类上更为丰富,而且色泽、画法与康熙朝公认的珐琅彩瓷毫无差别,尤其写款一项,所有康熙五彩御瓷当中未见署写“康熙御制”的款式,唯独珐琅彩瓷方见,因此性质上仍应归属珐琅彩瓷。记者 傅晓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