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国画大家董寿平与王雪涛先生(图)
董寿平先生,原名揆,字谐柏,后改名寿平,1904年2月生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1922年求学于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后转入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1962年毕业于北京东方大学。
董寿平先生从1926年誓志以书画为生,至1997年逝世,在艺术生涯的70多年里,他一直致力于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潜心于中国书画的创作和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中外人士誉为“人间国宝”、“书画巨匠”享有“董梅”、“董竹”、“寿平松”等雅誉。先生画风清新典雅,逸笔淡墨,流溢出清芬沁人的书卷气息。著名艺术家范曾曾撰文说:“只有那些血样丰富、内质卓绝的人物,才能当得起文人画之雅号。每每面对董寿平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崔嵬的黄山、碧翠的修竹、清幽的慈兰和傲骨的寒梅,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颤动。在陶醉之中,我们分明悟到了文人画的真髓。”董寿平技法全面,修养深厚,他的画风苍劲古朴,清新典雅,继承了中国画技法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他的画笔墨活泼,出于天籁,以造化为主,从写生入手,富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既求形似,也重神似,更重表现对象的精神。观此幅《松龄鹤寿》中的苍松,枝干苍劲有力,松针繁中有简,简中有繁,细读写松针的笔墨,简练而坚挺。在松树的刻画上足见他书法的超然功力,每—笔都是那样沉稳扎实,没有丝毫的犹豫马虎。
王雪涛先生(1903.12——1982.11)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图画手工科。1922年入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后转国画科。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艺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兼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职。后又从王梦白学小写意花鸟。“七·七”事变后,毅然辞去教职,以鬻画课徒为生。解放后,聘为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参与筹备北京中国画院,画院成立后任画师,院务委员。1980年任北京画院院长。历任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花鸟画会会长。
王雪涛先生从事小写意花鸟创作,取材广泛,近世称其“尚无来者”绝非过分之誉。所作翎毛、禽鸟灵动有致,这更多的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深切体验,因为笔下之形象总能以拟人化的手法而传情脉脉。论者常谓其作为“雅俗共赏”。他设色明快鲜亮、形象灵动秀丽,虽雅而非孤芳自赏,虽俗而绝非俏媚。他没有步其源远流长的离象得神、离形得似的传统,而是在形似之间求其神似,或可谓似与不似间求似。这一点充分表明着他将本体的自我精神寄托于笔下形象而转达给观者,特别是他并非只偏重于自我表现,而是通过画面产生一种和众多观者共通共鸣的情思。不仅如此他还善于用灵巧多变的笔墨,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松龄鹤寿》中,他准确地把握了仙鹤的动态,在和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刻画细致入微,变化多姿,情趣盎然。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
王雪涛先生与济南有着特殊的情缘,1987年他的夫人徐佩蕸先生毅然将家藏的二百余件作品,捐献给济南市人民政府,同年10月,《王雪涛纪念馆》在趵突泉公园的沧园落成。二十多年来馆内所藏作品为无数学者提供了艺术的借鉴。银座美术馆所藏的此幅《松龄鹤寿》为董寿平先生与王雪涛先生早年合作的佳品,此作定将给予艺术爱好者以更多的启迪。记者 傅晓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