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文物被窃案全揭秘(二)

  一晃20余年过去了,作者并没有忘记湖北省的公安干警们,特别是当年宜昌地区公安处的领导和监利县公安局局长亲率兵马、艰苦奋战、擒捉元凶、追归国宝的那些催人泪下的感人镜头。

  而牵动我的回忆,激励我要把发生在10年前的那件不能在当时披露的案件写出来的更直接的诱因,或者说是一种启动力,则亏了马保平先生和易苏昊先生——前者是中国保利博物馆临时负责人,后者是保利集团顾问、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部主任、著名文物鉴赏家。

  不久前,现已身为北京中商盛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易苏昊先生与马保平先生,去香港抢救流失国外、辗转秘藏于香港某店的一套西周晚期的编钟。两位以维护中国古代国宝为自己毕生事业的专家,面对铸有153个字的长篇连续铭文的惊世编钟,不由慨叹:“一旦让它们流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

  与此同时,笔者获悉:美国一家大型博物馆,正在筹备办一个独具中国古代文化色彩的乐器展,此刻正发愁没有编钟,到处打听消息,急欲出重金予以购买。而台湾一家博物馆,似乎也听到了香港藏有西周晚期编钟的秘闻,于是准备急赴香港,将该编钟不惜一切代价,抢购到手!

  一时间,编钟,成了一件“众矢之的”!成了收藏界、博物界乃至世界文化界争抢的世界鼎宝!

  当我采访位于北京东四十条立交桥畔的中国保利集团及其下设的中国保利博物馆时,面对那历经艰险、费尽曲折、不分昼夜而抢救回来的8件青铜编钟,不由想起了发生在10年前屈原故乡的那起震惊世界的战国编钟、铜敦被盗特大案件,想起了宜昌地区公安处和监利县公安局的警方上下一心、日夜拼搏、不畏牺牲、从国内国外追回国宝的惊心动魄的侦破历程……

  历史,将永远铭记那一幕!

  历史,将永远感激那些拯救国宝、抢救文物的平凡而伟大的华夏子孙!

  1988年6月5日晨,宜昌地区公安处将秭归县屈原纪念馆文物被盗案上报省厅、市委,并接到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省公安厅厅长田期玉的命令后,立即责成曹副处长与刑侦科长江和平,率领精干力量,急赴秭归县屈原纪念馆被盗现场。

  此时,秭归县公安局的刑侦人员也已先行赶至现场并封锁了现场周围。

  屈原纪念馆是全国人民仰慕的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坐落在离秭归县城东南只有三里之遥的向家坪村。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重要官职,后因奸臣谗害,被流放到湖南湘江、沅水地区。

  楚国的郢都(都城)被秦兵攻陷后,屈原投江自杀。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和《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极富浪漫主义的不朽诗篇。

  在秭归县的东门外,有屈原故里牌坊和刻有“三闾大夫屈原故里”字样的石碑。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人和海外华侨来此瞻仰、拜谒屈原。

  在屈原故里香溪河畔的乐平里,游人更是来往如织。屈原少年读书的地方“读书洞”和屈原种稻的三丘稻田,都是游客必至的圣地。

  屈原纪念馆内宝物确实难以价估。其内不仅有有关屈原为楚国的兴亡而“上下求索”的完整、宝贵的历史资料,还有秭归县多年来出土的各朝各代的历史文物,包括上述铜敦、编钟、铜剑及许多珍贵陶瓷制品,总计412件(只、座)。

  这些千金难买的国粹,均收藏、陈列于该馆的二层——被盗现场,就在这里。

  干警们从现场核心——纪念馆的三号和四号陈列柜附近提取的足迹及足迹的走向看,断定犯罪嫌疑人是用梯子作为攀登工具,登上二楼北边窗口的,然后由此窗口窜入馆内。因发现该窗部分已被捣坏,且窗外勘查现场周围的人员也发现了竖立于该窗墙下的木制长梯。由此,可以判断作案分子的作案路线。

  现场勘查人员还发现珍存在被盗走铜敦等文物的四号柜下,有一个长约2寸左右的器物。细查,竟是一只宝剑折断的剑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