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成“时尚品”

2月2日,河南朱仙镇一位民间艺人在制作木版年画。春节临近,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几十家木版年画作坊正抓紧时间制作年画,供应节日市场。中新社记者 赵敏 摄
不贴在门上,不挂在墙上,精致的木盒内装上几张五色套印年画,辅以“朱仙镇”等字样,这是一份时尚的新年礼物。即便是除夕日的今天,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作品依然在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内热销。
伴着渐起的鞭炮声,中新社记者来到开封市22公里外的朱仙镇,被这里浓浓的文化气息所陶醉。手工绘制的木版年画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在人头攒动的集市摊位上异常引人注目,尤其是一拨拨海内外客人奔着年画而来。木版年画已成为小镇最大的招牌。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里的木版年画在改变当地民众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已悄然成为礼品、纪念品,抑或收藏品,而不仅仅是年货,特别是盒子装、礼品装以及清代版的木版年画尤为受人青睐。这中间不乏炒作者,但收藏年画更多的是一种怀旧情结,或出于学习需要。
来自郑州的陈姓三口之家在名为“万同老店”的木版年画作坊内挑选年画,最终,一套刻版手工印制的年画册子成为上高中女儿的新年礼物,价格为360元人民币。陈先生说,女儿是学艺术的,喜欢画画,因此专程赶来这里买木版年画,一来可以借鉴学习,二来可以收藏。
年画作坊负责销售的工作人员张艳说,临近春节这一段木版年画销售很热,单张便宜的1元、4元的都有,最贵的也有1000多元的,大多数人买年画不是当门神或对联贴的,而是看作礼品、收藏品,送给亲人朋友的。
史料记载,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又说,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
“过去年画是过了年就成旧的了,现在是越旧越值钱。”张艳指着自家门上贴的“刘海戏金蟾”年画告诉记者,这是去年春节时贴的,至今色泽鲜亮、风吹日晒不掉色,这都是传统工艺的结果,“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
据介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用色考究,多采用青、黄、红三原色,用色总数可达10种。这里的木版年画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水印套色,种类繁多,题材和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记者在一间大约30平方米的年画作坊看到,一位民间艺人正为一张张年画上色、印刷,在其身后是成堆的刻版以及颜料,还有成品或半成品的木版年画,有灶君神、天地神等,还有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的“门神”,都是迎祥接福的最佳选择。
作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社长张继中称,这里的木版年画曾一度销声匿迹,经过这几年的抢救,朱仙镇年画又显生机。年画社一年销售到海内外50多万张,镇里卖出300多万张,年画艺人也由过去的几个人增长到近百人。
目前,朱仙镇木版年画已列入中国文化遗产名录,这里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去年,当地政府投资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这将成为国内时下投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年画博物馆。
兔年春节前夕,第二届中国(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节又在此启动。朱仙镇木版年画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开封市委宣传部长张勇说,此举必将为包括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内的中国木版年画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