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开展兔年迎新春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川博物院内充满喜庆

  虎跃雄风在,兔来喜气浓。为庆祝新春佳节,丰富节日期间群众文化活动,四川博物院发挥院藏文物优势,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特别推出兔年贺岁展《迎新接福  一纸万象——传统年画珍赏展》。展览包括文物陈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和灯谜活动区。此次展出的四川博物院珍藏132件(套)清代以来的绵竹年画和苏州年画,均是首次公开展出。
  
  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门独立的画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化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许多观众看后都称,“过年期间举办年画展,与民间世俗生活密切结合,内容丰富,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而且有很强的观赏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展示了剪纸、皮影、瓷胎竹编、树皮画、蜀绣、成都面塑、成都银花丝技艺和夹江年画制作等。大师们都使出各自的绝活儿,现场为观众演示民间的各种传统制作工艺,让观众们大开眼界,表现出浓厚兴趣,不少观众纷纷动手亲自体验年画制作的乐趣。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外国友人对民间技艺表示出浓厚兴趣

  为让增加展览得知识性和趣味性,从大年初一至初六,四川博物院举行了“新年看年画,抽奖得年画”和“看年画,猜灯谜”活动。许多观众在新年期间参观展览后,领到奖品非常欣喜,感觉节日气氛浓厚。有奖猜灯谜活动现场,更是火爆。家长们带着孩子将谜语区围得水泄不通,整个场面温馨而热烈。孩子们则拿着自己领取的年画、书签、春联等,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家长们认为四川博物院春节举办这样中国年味儿非常浓的展览和活动,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给一家人带来无穷的欢乐和新春的喜悦。
  
  春节七天大假,四川博物院共接待观众23000余人次。 (四川博物院  撰文:谢 雯  摄影:李大跃  钟郛)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