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园女主人遗作送回扬州
昨天,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2010年12月18日,何园第四代主人、何适斋的长女何怡如在无锡辞世,享年98岁。去世之前,她将自己珍藏的多件物品送回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扬州何园。在这些物品中,除了何怡如的画作外,还有一辑书画合锦册,里面包括黄宾虹、夏承焘、许士骐和扬州画家陈含光的作品,弥足珍贵。
曾在何园生活过两年
昨天,记者在市园林文化研究所看到了何怡如的书画合锦册。据市园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李清介绍:书画册页原为何怡如所有,先后由国画大师黄宾虹、词坛巨擘夏承焘、扬州画家陈含光以及其祖父何声灏、外祖父方燕年、父亲何适斋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于上海和扬州两地。李清介绍,这本书画合锦册中,除了黄宾虹、夏承焘的作品外,何园主人何声灏、何适斋的作品也是难得一见。
“何怡如曾经在何园生活过两年。”李清介绍,1935年11月,何怡如随祖父何声灏、父亲何适斋等由上海迁住扬州何园,曾师从扬州著名学者陈含光先生。
正是在何园生活的两年,让何怡如对扬州怀有深厚的情感。如今,何园的何家千金的起名都是随何怡如来的。
挂牌售画,引领时尚
在何怡如送回扬州的物品中,还有一件《何怡如山水润例》和一件《中国女子书画会员录》,这些物品的史料价值都很大。李清介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大城市出现了一批新知识女性,她们公开挂牌标价出售书画,成为一种时尚。
《何怡如山水润例》实际上就是何怡如画作的挂牌标价,这份润例由国画大师黄宾虹等七人联合代为制定,在上海各大笺扇庄收件。到1947年时,加上物价飞涨等因素,何怡如的画价已达百万元以上。
此外,《中国女子书画会员录》更向人们展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女性史。中国女子书画会成立于1934年,初由李秋君、陈小翠、顾青瑶等提倡发起,此后唐冠玉、吴青霞、何香凝、汪恩诩、何怡如等响应正式成立。会员中,汪恩诩也是扬州人。 记者 赵军
【人物小传】
何怡如:何园第四代主人
何怡如,本名何祚忻,是何园的第四代主人,是何适斋的长女,一直独身。
1986年,何怡如创作了《片石山房图》赠送何园。目前,这幅画在何园的芷虹斋展厅永久展出。
何怡如早年入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后又入在上海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习,得词学大师夏承焘教诲。抗战前夕,作《忆旧游》词,寄托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深情。何怡如的绘画和国学又先后得到黄宾虹、姚墨村、王泳、陈含光等名师教授。23岁时,何怡如应祖父何声灏命题作《烹茶鹤避烟》图,并入选当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并收入画集。
1937年11月,因日寇南侵,全家逃难至汉口、桂林,辗转香港。1938年底返回上海租界,何怡如在上海锡珍女中任语文、美术老师。
1948年,由张大千、黄宾虹等做发起人,在上海中国画苑举办“何适斋何怡如父女书画展览会”,展出作品百余件,成为当年上海画坛盛事。张大千在何怡如所绘《松鹤图》上题跋:“画松鹤极难,唯吾友许士骐先生最擅长。今观怡如女士所作,又另具一副手眼,真曷与古人争胜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