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张珍贵老照片还原金融巨子传奇生平

  胡笔江,作为从扬州走出去的民国金融巨子,其遇难后被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致哀的传奇经历至今仍被扬州人津津乐道。在扬州邗江沙头镇,一处规模宏大,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独特民居,就是胡笔江在扬州的住所。随着胡笔江故居被列为省文保单位,对胡氏故居的大规模修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记者昨从邗江文管部门获悉,胡笔江故居修缮完工在即,有望今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开放。此外,胡氏后人向我市捐赠了一批首度面世的胡笔江珍贵照片,以及由胡笔江孙女、年逾七旬的胡盈莹女士捐赠的两大箱胡笔江生前物品将于近日抵扬。据透露,胡盈莹还将向我市捐赠一批价值不菲的文物瓷器。

  修旧如旧,再现扬州“金融巨子”乡间豪宅

  近瞧天井、门窗,透着精致秀丽,远眺成排大宅,尽展昔日辉煌。记者看到,在胡笔江故居施工现场,胡家宅院的北宅已基本修缮完毕。“北宅约一千多平方米,其屋架几乎完全损坏,更换屋架后,仍用原先的青瓦铺顶,力求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据工作人员介绍,整个宅院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胡笔江在功成名就后,回故乡修建的,可见胡笔江当年显赫的地位。

  据介绍,北宅仅是胡家大宅的其中一部分,宅院总体占地6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由5个相互贯通又自成格局的院落组成,计31间12厢,由主宅和次宅组成,相传住宅为“九十九间半”,但修缮前,仅保存了四进房屋。自2008年起,有关部门修缮了南宅的门窗格扇、地面、水磨砖细槛墙等,恢复了在“文革”期间被拆除的前进与二进间的东厢房。

  “当年胡家大宅的修建极为考究,例如,周围墙基全部用旧城墙砖筑就,城砖上还刻有明代‘洪武’的年号,是胡笔江收集的扬州城墙砖。”据介绍,大宅建好后,胡笔江在其宅西北角建造了五连体的大宅。一排磨砖对缝5门朝南,昔称午朝门,这乃是皇家所用,民间不敢逾越,不知何故,胡氏弟兄竟冒大不韪。此建筑规整严谨,亦有气度,扬州城内难见,也就成了胡家大宅的独特一景。

  9张珍贵照片首次曝光

  27岁时的胡笔江面容清秀,稚气未脱;而立之年的胡笔江风度翩翩,严谨稳重;迎接儿媳妇时的胡笔江衣着庄重,笑容幸福……翻开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这位金融界巨子生前的社交活动以及其家庭变化脉络,被一一理清。

  近日,定居大洋彼岸的胡笔江孙女胡盈莹、孙女婿范季融得知先人的故居修缮完工在即的消息,特意致电市文物部门,表示愿意把胡笔江生前的9张照片捐出,无偿支持政府胡笔江故居修复工程。

  据介绍,这组照片主要是中华民国十三年夏四月胡笔江先生陪同民国时期金城银行主要创始人之一陈星楼游览苏州留园的一系列资料。“这张是早期胡笔江先生于上海公寓的全家福照片,这张是胡笔江身着前清官服的肖像照片……”胡盈莹表示,政府出资修复胡家的祖屋,这是对他们祖先纪念和尊敬,是让祖先爱国爱民精神流芳于世,激励后人的义举,“我们理应全力支持。”

  “目前,现存胡笔江的资料极少,这些不仅充实了胡笔江故居的文化内涵,同时对研究这位从扬州走出的金融界人物,展现扬州历史文化风采都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表示。

  后人再访老宅,绵绵乡愁难割舍

  作为享誉华夏的金融巨子,胡笔江在海内外拥有数不清的拥趸,尽管时隔多年,其影响至今仍绵延不息,其远在美国年逾七旬的孙女胡盈莹就深切感受到这一点。

  日前,操着一口流利英文的胡盈莹和先生一道,从美国回大陆探亲,并特意前往邗江沙头拜访祖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站在修缮一新的故居里,看着精心布置的《金融巨子胡笔江生平展》,胡盈莹感慨万分。

  尽管在此之前从未来过扬州,站在祖屋里的胡盈莹却感到浓浓的亲切感,在一张70多年前胡惠春与王华云结婚的全家福老照片前,胡盈莹用手指着照片上的新娘连声说着:“这是我妈妈,这是我妈妈”,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现年83岁的胡惠凯是胡笔江的第八个儿子,也是唯一在世的儿子,1980年移居美国,这次来扬,是他阔别祖国30年后首次回到家乡,抚摸着熟悉的一砖一瓦,胡惠凯用扬州方言向大家回忆起自己心目中父亲伟大的形象,特别是胡笔江在爱国为民、教育子女、情系故里等方面的点点滴滴。在一张70多年前的全家福老照片前,胡先生还戴起老花镜饶有兴趣地寻找自己当年孩童的身影。

  陪同人员告诉记者,在这支由七八个人组成的“胡氏后人访亲团”中,除了胡惠凯能讲扬州话外,其他人均操着一口英文,对扬州话别说讲了,连听着都很费力。至于胡惠凯为何能不忘乡音,这得归功于他的扬州保姆。原来,胡惠凯定居美国时请了一位华人保姆,出于对故乡的怀念,胡惠凯特意挑选了一位扬州籍保姆,在家时两个人就用扬州话交流,这个“秘诀”使得胡惠凯保持了一口纯正的扬州话。

  两箱胡笔江遗物已抵港,不日回扬

  目前,胡笔江故居修缮完毕在即,即将面向市民开放。据了解,胡氏后人除了向我市捐赠了九张首度面世的珍贵照片外,还将捐赠一批价值不菲的瓷器,以及胡笔江生前使用过的家具、皮箱、衣物以及文字资料等。届时,市民在故居内游览时,将可欣赏到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

  邗江文管办的朱育林告诉记者,胡盈莹夫妇二人在美国是颇有声望的青铜器及瓷器收藏家,去年9月份,胡盈莹曾向国家无偿捐赠了9件罕见的青铜器。此外,胡盈莹夫妇还数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总数达350余件的珍贵瓷器,其中不乏成对的官窑产品,并开辟了专馆向市民展示。

  届时,胡笔江故居正式开放后,胡盈莹将首度向家乡捐赠一批精美的文物瓷器。胡盈莹透露,出于对先人的景仰,回到美国后,她们多方搜集了一批胡笔江生前使用过的家具、皮箱、衣服等物,并打包装箱,目前,这两大箱遗物已抵达香港,待相关手续办妥后,不日将运回故乡扬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